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法治昌明与文化转型
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
丁国强
//www.workercn.cn2018-01-15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德顺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是一本着力从整体上构建法治文化理论体系的学术著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这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也是新时代深化法治实践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文明发展规律、法治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建设中国法治,必须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在批判性借鉴西方法治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中国法治道路

  中国法治的历史进程也是文化嬗变的过程。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文化的高度认识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性。在中国迈向法治现代化的道路上,面对救亡图存的严峻挑战和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学习西方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是一道难解的题目。从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的法治道路对于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欧风美雨的法律熏陶,中国人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的法制不能忽视中国的国情,不能抹杀中国本土的法文化成就,不能忘却中华法制文明所走过的自主创新的路。”

  由于条件不同,中国法治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法治理论,更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法律制度。历史告诉我们,建设中国法治,必须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清醒认识中西差异,摒弃盲目移植,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在吸收借鉴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法治理论体系,又要构建中国化、本土化的法治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对西方法治模式的路径依赖,在人类共同追求法治理想的历史进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书中认为:“在当下的历史关口,中国领导人是否选择法治、建设法治、依赖法治,将最终决定中国过去30多年的繁荣与发展只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真正前奏曲。”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文化以其自身优势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我们要更加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法治建设,以先进的法治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凝聚起全面依法治国的文化力量。

  从传统法制向当代法治的演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换,既是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法治文化的脱胎换骨,是精神、制度、社会行为方式的全面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法治理论的创新、法治体系的完善,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解决好法治和人治问题,推动法治文化转型至关重要。书中指出:“中国当代法治选择的是外源型并由执政党推动的法治建设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并不是随机选取的,而是由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近代历史决定的。”法治文化是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先进文化。从传统法制向当代法治的演变、从人治到法治的转换,既是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法治文化的脱胎换骨,是精神、制度、社会行为方式的全面进步,这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必然是深刻的观念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文化支撑,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实现通过法治的有效治理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有力的文化支撑,使法治在本土文化中焕发新的活力,用文化自觉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营造全社会都讲法、守法的文化环境。

  法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取决于良法善治的制度进步,还取决于法治文化的全面进步

  文化活力是法治昌明的外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魅力也在于其对实践的有效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质上是法治文化现代化的呈现,也是法律治理有效性的保证。近年来,全国普通刑事案件的批捕率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91%降至2016年的77.6%,审前羁押率从2005年的90%下降到2016年的59%左右。这些数字的变化既反映了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的成就,也反映了司法文化的进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既是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刑事诉讼制度、促进司法公正的需要,也是推进法治文化现代化的需要。

  法治进程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与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不可分割。书中认为,法的存在与演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呈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法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取决于良法善治的制度进步,更取决于法治文化的全面进步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题,要将法治元素、法治基因深刻融入治国理政的布局谋篇中,必须把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培养全民法治信仰的基础性工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巨大热忱,推动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