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1.1亿次点击量,“上海女”反转剧带来几多反思?
//www.workercn.cn2016-02-25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男友家吃了顿饭、连夜分手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的事被证实纯属虚构:所谓的“上海女”只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个有夫之妇,杜撰这么一个故事只是因为与丈夫吵架发泄情绪,而之后回应的所谓男友,不过是接着炒作的“路人甲”。

  虽然网帖内容被证伪,但网络舆论给公众的伤害却非一朝一夕能够抚平。近年来,网络谣言、不雅视频等虚假、淫秽信息,不断在网上蔓延,让多数网民雾里看花,难辨真假,传言成了社会生活中一只“看不见的手”。“上海女”闹剧,给我们带来几多反思?

  网帖内容被证伪,剧情反转引发讨论

  2月6日19时28分,有网友在篱笆网发了一篇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网帖,网帖称自己是“上海女孩”,春节前去“男朋友”家乡江西过年,被第一顿饭“吓一跳”而逃离江西。

  该网帖春节期间转发不断,从线上到线下,引发了包括网民、自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在内的全民热议;从中国农村问题、地域歧视到青年婚恋观,引发话题不断。据江西省委宣传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帖文及其衍生出的话题、文章在各个媒体平台的点击量达到1.1亿次。

  在此期间,虽说有部分媒体和网友质疑网帖的真实性,从照片、订火车票、返程时间等诸多细节推断该帖存在虚假性,但几乎被淹没在舆论狂欢的喧嚣之中。

  21日,剧情出现反转。江西省网络部门调查发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发帖者“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妇徐某某,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友“风的世界伊不懂”,和徐某某素不相识。

  虽说网帖内容已被证伪,但网络之上关于“真假”“是非”的讨论却不绝于耳。

  一些网友表示,这场闹剧确实折射出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心态,只要其反映出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是真实的,“上海女”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正是一个又一个的虚假信息在固化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以为世界原本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指出,以网络为平台的新传播媒介上,发表言论同现实生活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一致的,网络是自由的,但不意味着网络行为是免责的。

  传言是只“看不见的手”,怎能姑妄听信?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全国各地从网络曝出的正能量也层出不穷。为救人用身体压住“炸弹”的湖北“扑爆哥”、用救命钱优先偿还助学贷款的恪守诚信大学生罗金龙、献出全身10倍血液的“公益达人”覃国际……

  网络已经成为畅通民意、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从在线与网友“会面拍砖”,到网上征集“民间智慧”;从各政府单位开通微信微博“政务平台”到“两会”代表和委员网上“晒议案提案”……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舆情被人为炒作、扭转的概率明显加大,衍生出来的网络谣言、谩骂攻击,对媒体公信力以及网络健康舆论环境的破坏极大,对社会共识的损害尤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假、淫秽色情信息向“微领域”蔓延,利用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去年以来,全国各种不雅视频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引发舆论持续关注和强烈谴责。

  “传言还是传言,关键在于传播手段发生了质的突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说,网络、手机等便捷通信手段,使传言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因而也来得更加迅猛,从而成为社会生活中一只“看不见的手”。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介绍,第一,发言主体“开放性”与“隐蔽性”共存,难以获知舆论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意图。第二,话题切中公众“痛点”,与公众利益相关度越高,就越能引起注意和讨论。第三,部分媒体“姑妄听之,姑妄信之”的态度推波助澜,使得舆论向非理性化的方向滑坡,扩大事态后果。

  面对传言危机,善加引导就能凝聚共识

  “上海女”这出反转剧折射出我国网络管理存在的诸多难题以及一些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专家指出,互联网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只要善加引导,就能凝聚共识,影响社会。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颜三忠认为,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虚假内容的发布,突破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轻则侵犯个体权利,重则造成恐慌,我国刑法、“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都对惩治网络谣言作出了相关规定。

  为了整治网络谣言,公安部在2015年6月推出了网警常态化公开巡查机制,各地网警24小时网上巡查发现和受理网民举报违法犯罪线索,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警示网上不良行为。

  江西省公安厅相关人员指出,对于那些已经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但并未产生明确危害行为、没有明确危害对象的网帖内容,仍存在概念不清、界定不明、处置不当的情况。(新华社记者赖星)

  (据新华社南昌2月24日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