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G20杭州峰会完美落幕,融合大气磅礴的“国际范儿”及婉约儒雅江南元素的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以它美轮美奂的身姿引来了八方游客,成为杭州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当人们惊叹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演奏出的华美乐章时,却很少有人想到它背后的一群中国工匠,用匠心打造了这个“杰作”。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探寻这座主会场及它背后的工匠故事。
一个工程质量的期望
85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屋顶花园离地面44米,面积6万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屋顶花园,相当于8.5个标准足球场;屋顶城市客厅球面直径60米、 建筑高度86米,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屋顶球壳之一;土石方开挖总量约220万立方米,总用钢量达14.5万吨,相当于3.5个北京“鸟巢”;混凝土60万立方米,可以填平280个标准游泳池……项目建设总承包、中建八局项目经理张晓勇以这样一组数据,开始介绍这座建筑的特别之处。
然而,这么宏大的一项工程,只是在基本保持原建筑总体结构布局的基础之上,对原会议功能进行了拓展和改造。秉承节约办会的原则,建设单位根据需求对主会议厅、午宴厅、接见厅、新闻发布中心等约20个功能区域进行升级改造。
“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空间,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均体现出恢宏气势和雅正平和的特点。”张晓勇说,整个项目以“气宇轩昂”为理念,根据各个空间的使用功能需求,将丝绸、纱灯、木雕等颇具中国特色的江南元素融入设计中,富有地方特色,完美体现了“礼、合、仁”3个主题。
从一开始,建设者就对工程质量有一个期望。“我们把工程质量目标设定在‘鲁班奖’上。承接主会场建设重任后,又把目标升级为国优金奖。”张晓勇说。
一支能干会干的队伍
要拿国优金奖,这样的底气不仅来自于“制定了详细的科技规划,成立了集聚全局科技人才的项目科技开发小组”,更来自于“一支能干会干的工人队伍”。
国内最大的会展类单体建筑、融合西湖景观的6.2万平方米屋顶花园、智能绿色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建筑……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施工挑战可想而知。
施工高峰时,工地上约7000人同时作业,工人们白天分头工作、夜晚按岗加班,气氛和谐,秩序井然,俨然就是个大型“农民工社区”。
项目部建设了面积400平方米的农民工学校,里边配备了专业的教学设备,每周六进行技术培训。这种边干边学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大家的技能,更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屋顶花园的空间布局受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结构承重的制约,施工要求非常高。为了减小荷载,施工方全部采用不到一吨的小型挖机作业,尽可能使用人力施工,最多的时候有550人同时在现场作业。施工过程中解决了6万平方米屋面的漏水问题、攻克了5万多立方土方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问题、化解了大量珍贵苗木在80厘米至120厘米厚种植土层养护生长的难题。
一代成长中的工匠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在钱塘江畔上演着“杭博速度”与“杭博奇迹”。从2012年6月起,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主会场改造工程于2015年10月开始大面积施工,17万平方米的改造工程,仅用7个月时间完成;到2016年4月30日竣工,也只用了不到4年的有效施工时间。
奇迹的创造者是平均年龄仅28岁的项目团队,4年前,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刚入职的大学生。
项目经理张晓勇,无论多么难,无论多么累,脸上的笑容从不会消失,对待年轻员工永远是温暖的兄长;项目书记毛登文天生一个工程人,30多岁,一到现场就与农民工没有差别;项目安全总监李国生,是八局由基建工程兵转业前最后一批新兵,整洁干练,守时准点,总是一副军人的气派……
杭博工地II区栋号长吴艺,是一位“工地诗人”;在专业上踏实认真,一丝不苟,他会为了一个小小的质量毛病,紧盯不放,也会为了一丁点室内“异味”,追根究底。
“干好一个工程,培养一支队伍,创出一批成果”。G20的大幕虽然已经落下,但作为主会场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与中国工匠相互成就、相互成长的故事还在续写……(钱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