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总与青年技工劳模座谈,畅谈弘扬工匠精神——
争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
这是一群年轻的技术工人,全部为70、80、90后,其中最年轻的只有25岁。就是这群年轻的技术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无论是焊工、钳工、采油工,还是软件工程师、系统开发经理、研究员——立足本职、勇于创新、追求极致,为实现工艺、产品、质量“从99%到99.99%”的过程不懈努力,也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他们更作为首批劳模代表参加了2016年全国劳模休养活动。
8月15日,在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弘扬工匠精神座谈交流会上,青年技工劳模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畅谈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表达争做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期优秀产业工人的决心。
“技术改变了我的人生”
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新时代的电力建设者,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电力建设二公司的高压焊工贾向东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和幸福。他说:“是技术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确立了人生的坐标。”
从走上焊接岗位那天起,勤学苦练、钻研技术几乎成了贾向东生活的全部内容。走进车间,他的眼里只装得下焊口,哪管飞溅出的铁水在他的双手、胳膊和大腿上烫出豆大的水泡。仅用3年时间,他就成为通常需要10年才能达到的高级焊工,更在2012年全国焊工决赛中一举摘得状元。13年来,他累计完成高压焊口6万多道,相当于一个人完成了一座50万机组高压焊口焊接工作,焊口一次受检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9%以上。
回顾自己的经历,贾向东说:“希望广大青年朋友,特别是农民工朋友,都能立足本职,学一门技术、练一手绝活,挑起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担。”
“成功没有捷径,梦想的绽放总是浸透着奋斗的汗水。”听着贾向东的故事,90后的裴先峰颇有感触。他也是参加此次劳模休养中年纪最小的。
和贾向东的人生经历类似,裴先峰同样出生在农村,初中毕业后,选择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技校学习焊接,曾用每天4元生活费,度过了两年的技校生活。
艰苦的生活让裴先锋深深体会到,只有练就一技之长,才能不辜负青春和抱负。为了呈现焊接的完美状态,他整个人像着魔一样,白天干、晚上想,查找相关资料,在白纸上设计焊道的形状、划焊条的方法。渐渐地,他对每一个技术细节了如指掌。
2011年,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裴先锋摘得焊接项目银牌,让中国技术工人的名字写入了职业技能“奥林匹克”的史册。这个工作前没有走出过洛阳、没有坐过火车的农村孩子越走越远,成为第一个跃入世界技能大赛的中国焊工。他说:“我坚信只要把一门技术学透、学精,一样可以撞开一扇新的生活之门。”
“让创新成为生产力”
“工作15年来,累计自制工装、夹具近300套,更新多种机械加工程序400余条,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715项,申报国家专利13项……”这是中航哈飞集团公司数控铣工秦世俊交出的一份创新成绩单。用15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他成就了一个青年技术工人的“神话”。
在日常工作中,秦世俊已经把创新作为一种思维习惯。正因如此,他坚决不让同一个问题再次出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曾经,为了提高镗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他在半个月里做了100多次试验,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最终确定加工参数使零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远远超过要求,达到了镜面级光度。他说,创新的思路一旦转化为生产力,自己技术攻关的干劲就更足了。
而在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气仪表组组长齐名看来,弘扬工匠精神,既要勇于创新,还要不忘初心。“对于我所在的制药企业来说,初心就是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努力。”
作为华药的电气仪表自动化专家,齐名被誉为华药的“宝贝”。25年来,他累计完成科研成果167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循环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爱琢磨、不服输”是齐名身上的标签,对技术的痴迷更是让他总能发现创新点。
“劳模的先进性就应体现在创新上,作为青年技工劳模,创新就是要解决生产难题,为实现初心去努力。”齐名说。
“不断打磨人生精度,传承工匠精神”
1.88米的身高、近100公斤的体重,这样的身体条件曾让老师傅断定他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钳工。然而,他却偏不信,硬是把家里的阳台改成练功房。最终,他加工的航空零件精度可以达到千分之三毫米,突破了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千分之十毫米的极限,创造了以他名字命名的 “文墨精度”。
出生于航空工业世家的方文墨,从小的偶像就是父母口中的“技术大拿”。而在他走进中航沈飞集团公司后,就开始了向“技术大拿”的攀登。
从0.1毫米到0.05毫米,再到0.02毫米、0.003毫米,他不断缩小零件加工公差的刻度,追求完美与极致,也在不断打磨自己的人生精度。他说:“一个强大、自信的国家需要一流的设计人员,同样也需要懂得设计理念、有高超技能的一线产业工人。两者缺一不可。”
而作为“方文墨班”班长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也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伙伴们,希望更多的青年技工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结合,打造更多精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座谈会上,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只有推进更多“大国工匠”式的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才能让工匠精神真正绽放光芒。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部技术调试室副主任郭志刚直言,要重视青年技术人才的断层问题,加强技能培训,企业的转型发展要依靠技术工人从工艺、技术、质量上去推动,才能早日走出船舶行业的寒冬。
“我从事化学检验工作23年来,亲身体会到沉下心来学好技术的重要性。我今后要做好传帮带,真正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浙江兰溪巨化氟化学有限公司的丁丽英说。
“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民族气质,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应有内涵”“作为青年技工劳模,把自身技术专长传给徒弟、工友,助推更多青工成长成才,是一名优秀产业工人应该具备的胸怀和肩负的责任”“作为实现国家美好构想的执行者,只要我们产业工人优秀起来,我们的民族工业就有了飞跃的基础,就能早日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座谈会虽然结束了,但青年技工劳模们的目标更加清晰,脚下的步伐更加坚定!(张锐 彭文卓)
李龙熙:在省总十三届二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 2014-01-09 |
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座... | 2014-01-09 |
王建国:让更多“李红新式”职工涌现港城 ... | 2014-01-09 |
打造藏区基层组织建设高地 | 2014-01-09 |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发言摘编 | 2014-01-09 |
李克强对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 | 2014-01-09 |
李建国在二〇一六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 2014-01-09 |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 2014-01-09 |
让更多“草根工匠”脱颖而出 | 2014-01-09 |
用“工匠精神”筑牢中国梦 | 2014-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