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资本论》简说
石晶莹
//www.workercn.cn2015-02-02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资本论>简说》,卫兴华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最近,我拜读了卫兴华教授编写的《<资本论>简说》(以下简称《简说》)一书,受益颇多。《资本论》博大精深,其230万字的深厚内容及独特的德国式思辨性语言容易使初学者望而却步。卫教授在长期对《资本论》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编写的这本兼具通俗性和准确性的简明本,有助于初学者能够在短期内把握《资本论》的主干和脉络,特别是在学习《资本论》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由于理解的不准确会造成误解、错解的情况,这些情况不解决就会造成理论偏差,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认同度。卫教授在这本书中,以简明扼要、画龙点睛的手法对这些容易引起歧义的关节点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兹举几例:

  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存在自创论和转移论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来源于落后企业剩余价值的转移。《简说》指出,其实《资本论》已明确说明: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由于先进企业劳动生产力高,工人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即加倍的作用。“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这一问题的正确解读,关系到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先进企业比落后企业创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多,收入分配比落后企业多些是公平的。

  关于货币的本质问题。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和教材中,把货币的本质定义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直到现在还有人这样讲。颠倒了马克思著作的本意。《简说》还原了马克思的本意。它指出:《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中明确讲:“因为其他一切商品只是货币的特殊等价物,而货币是它们的一般等价物,所以它们是作为特殊商品来同作为一般商品的货币发生关系。”货币的本质应该是:“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在《资本论》的其他地方又一再讲:“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或作为一般商品”,“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商品相对立,所有其他商品都用它的价值来衡量,它也因此成了一般的商品”。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明确指出,“货币的属性是……同特殊商品并存的一般商品”。这就是说,在商品交换中,千万种商品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效用,是特殊商品,作为货币的金银本来也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特殊商品,但成为货币后,它可代表一切商品,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因而是一般商品。《简说》系统引证马克思自己的说明,纠正了有关教学和论著中关于货币本质的颠倒解读,是一种正本清源的学术工作。

  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学界对这一问题有多种解读,观点分歧。有一种曾流行的解读是重建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简说》指出:经过考证,马克思在许多论著中提及“个人所有制”,都是指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不存在重建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问题。资本主义并没有消灭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重建被资本主义消灭了的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既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又是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从劳动者总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角度讲,是公有制。但劳动者总体是由诸多个人组成的,公有制是每个个人都有份的所有制。马克思把被资本主义消灭了的个体劳动者的所有制,称作“孤立的单个人的个人所有制”,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称为“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各个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所有制。这一问题准确解读,关系到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实现。全民所有,应是劳动者人人所有,无论从整体或个体看,劳动者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所谓“三位一体公式”。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教材中,一般不重视《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的重要理论观点。《简说》特别重视其中《三位一体公式》和《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的理论阐述。所谓“三位一体公式”就是资产阶级学者宣称诸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根据。《资本论》批判了这种理论观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地主凭土地所有权获得地租,资本家凭资本所有权获得利润利息,工人凭劳动力出卖获得工资,但其收入源泉都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一章中,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之间的关系,《简说》根据《资本论》的说明指出,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资本主义分配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都具有历史规定性和暂时性。这段论述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准确理解。这里说明,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生产力,而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另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就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首先是由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的。也使我们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按劳分配关系。而我国当前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出现贫富分化的情况,是与私有制经济中资本强势、劳动弱势相联系的。这些问题的说明,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抽象力”与“抽象法”的关系等问题。《简说》还对《资本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或容易误解错解的问题,进行独到的解读。诸如:对分析经济形式要运用的“抽象力”与“抽象法”的关系问题;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应怎样准确理解的问题:“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理解问题:“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理解问题:“所费资本与所用消费资本之间差额扩大”怎样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问题;资本积累规律中贫困与劳动折磨“成正比”还是“成反比”问题:“商业资本是否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部分”的问题;马克思的科学分析方法究竟是什么等这些《资本论》中的具体问题都做了力求符合马克思原意的解读。这不仅可以解决众多的理论困惑点,也可以增强对中外现实经济运行中诸多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理论要保持内在的活力,就应该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丰富和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在品质。“我们不企图穷尽一切真理,而是想探索一条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申明自己的学说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但是,任何发展与创新都不应该离开一个理论的核心宗旨。

  目前,存在许多对马克思的错解、误解甚至歪曲的基础上“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象,这在对实际经济的指导过程中会造成许多偏差。抛开有意歪曲不谈,那些误解与错解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不准确、对理论宗旨没有认清造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的前提下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分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必须创新和发展的。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为劳动人民说话的立场必须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阶级分析等方法必须运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石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简说》一书,对《资本论》的脉络、基本原理进行了准确的梳理,再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无论怎样创新和发展都应以核心内容为基准。这样才能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的统一。(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原题:别误读了《资本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