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昆嵛儿女》三部曲,是一部构思宏大的长篇小说,从一个家庭反映出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社会变化,是继《苦菜花》之后的又一部反映胶东人民生活与奋斗的新画卷,是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首个人奋斗的壮丽史诗。
第一部主要反映从1964年至1982年的社会生活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其中重现了60年代生活困难、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进入新时期等历史背景,描写了主人公王振华从童年到大学毕业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则以书信体为主要形式,描写出主人公一段曲折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新时期初期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三部主要描写主人公在事业上的奋斗历程,讲述他在绝望中产生希望,在追求中实现梦想的故事,他的激情与奋斗散发着不屈向上的昂扬正能量,给这个浮躁的社会吹来了探求真善美的清风,提供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梦想的一个范本。
一
第一部是主人公的成长史。
小说真实记录了胶东地区的社会生活,是一幅带有浓厚民俗意味的社会画卷。书中写到当时农村年终工分决算情况:“那时候,昆嵛村一个劳动日价值五角钱左右,扣去分配的粮食款,一个整劳力,干一年活,能分配到100元左右。”写到盖房子作者也有一笔账:“在1970年左右,盖一幢四间的瓦房起码需要1000元。而当时一个10分的整劳力,在年终决分时,也只能分到100元左右,也就是说,需要十年的积累,才能盖得起一栋房子。”这笔钱是不吃不喝才能积累起来的。书中写到主人公王振华在“文革”中参加的三次“革命”:一次是班级里斗争一个十几岁的地主儿子;第二次是参加诉苦大会,“站在主席台前凳子上挨批斗的‘地富反坏右’分子中,有一个富农是振华所在的四队的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头,在凳子上弯腰低头几个小时,体力不支,眼前一黑,摔下了凳子,由家里人把他抬回去了,不几天就去世了”;第三次是破除旧风俗,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这些文字都真实记录了时代生活。
作者还在书中描写了胶东地区的劳动生活,比如“拆炕”:“在春天,胶东地区有拆炕的习惯。拆炕的时候,一般炕沿不拆,这是固定的。振华家的炕沿还是水泥抹平的,很好看。拆下的被烟熏火燎了一两年的‘垍’,就成了上好的农家肥。”再如礤地瓜干:“晒地瓜干的时候,振华用小车把地瓜推到河套里,再带上几个篓子、礤床、小凳子。这种礤床是专门用来礤地瓜的。在木板的中间,挖一个方孔,斜着装上一个金属刀片,‘礤!礤!礤!’那地瓜就被加工成一片一片的了。”书中还写了修大寨田的情形:“整大寨田可是个要命的活,先要把地表的熟土挖走,再按照修大寨田的要求,挖石头砌地堰,还要整的能浇水,也没有推土机,全是小车推,挖高填低,把地整得差不多了,再把熟土压上一层。”书中的这些描写让一个真实的胶东展现在读者眼前,是用文学的方法记录下的历史。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这部长篇塑造出胶东地区的人物群像。尤其是主人公王振华更刻画得真实,清纯质朴,有血有肉,当然也有很多缺点,使人产生联想,这是千千万万有着相同经历的人的缩影。他像《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一样,与苦难的命运抗争,是个从艰苦农村走向城市的有志青年。不同的是,孙少平没有考上大学而外出打工,而王振华经过刻苦努力考进了大学。王振华出生在胶东半岛中部昆嵛山下的农村里,七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母亲拉扯着七个孩子艰难度日。他的童年生活艰苦而又快乐。他在贫瘠的山村里和小伙伴建立起自己的乐园。他一边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一边和小伙伴捕鱼捉虾,在山区这个动物乐园里尽情玩耍。他求知欲旺盛,为了有书可读,他曾有两次偷书的经历。他的求学之路很艰苦。书中这样描写他的小学教室:“教室中间生着一个炉子取暖,地上用石头或砖头垒起两个垛,上面放上一整块把大树锯开的长木板,约有七八排,每个学生都自带一个小木板凳,大家就坐在板子的后面,在这板子上学习写字,前面有一块黑板,供老师讲课用。”他甚至大冬天赤着患冻疮的脚,拖拉着单鞋一瘸一拐地踏雪去上学。
他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干着家里的农活,帮大人挣工分。也去山上捡蘑菇、拾榛子。上初中时他开始文学启蒙,偷着看“文革”中被禁的书,如《家》《野火春秋斗古城》《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还作了不少读书笔记。上高中时,批林批孔印发的供批判用的《三字经》《神童诗》也让他如获至宝。没钱买书,他就和小伙伴去学校图书室偷了《金光大道》《共产党宣言》来读。由于害怕学校报案,引来警察,这也着实让他受了惊吓,以后再也不敢偷书了。他自学哲学,对《农业基础知识》《果树栽培技术》尤其用心,他认为这是在农村安身立命的学问,他对观测天象极有兴趣,自费购买了一本“天书”,一直保存了几十年。这些情节都展现了王振华是聪明、好学的有为青年。
振华在动乱年代里能健康成长,母亲的影响很大,母亲卑微又高贵,还有身边的叔叔、姐姐和朋友,都使他有一个好的环境。他没有被动乱扭曲了心灵。他善良、坚强,看到“文革”中被批斗的孩子和老人,他都深深地同情。高中毕业后,他成了回乡知青,成了山村里的读书人。他自己装了收音机,收听新闻,学唱样板戏。他给自己画的《松柏丹鹤图》配诗:“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表现出不同流俗的精神。
1977年10月20日,从广播上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他“每天晚上复习到十点钟,凌晨三点再起来学习,太阳快出来时,还要跟着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干早朝,干一个来小时的活,再吃早饭,然后接着干上午的活。”当年底他参加了高考,尽管录取率仅有4%左右,但苍不负苦心人,振华如愿以偿地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考上了大学,彻底改变了振华命运的轨迹。七七级学生一考十年,年龄差距很大,有的孩子上初中,爸爸上大学,学生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振华入学后,就立下了大学不毕业坚决不找对象的决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了班级最刻苦的学生,由入学时基础较差到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当然他也度过了充满情趣的假期这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二
第二部是主人公的情感史。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红楼梦》时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昆嵛儿女》最吸引人之处便是其真。其真之一,是真实,小说真实地纪录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胶东农村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个一心想改变命运的农村小伙子的奋斗与蜕变;其真之二,是真诚,这部小说,塑造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有很多缺点,而不是一个所谓“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通过那个特定年代独有的一封封书信,记录了振华与女友之间的缘起缘灭,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爱情观、价值观,既不羞涩于展露恋人间的甜蜜,也不回避当年不成熟的冲突。
王振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钢铁厂工作。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他对人生进行了一番思考。他给自己定下做人的准则:“努力做一个不谋私利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正直的、有修养的人。”他把自己的思考列出了七条。他认为:“一个人只要不谋私利,心底无私天地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活作风专一,言辞谨慎,与人为善,他的一生就不会有大的问题。”表现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清洁的精神世界。
工作安定后,个人婚姻提上了日程,在姑妈牵线后他和军校应届毕业生徐静开始了恋爱。他们不在一地,只好通过书信往来。他们在通信中谈工作、聊人生,诉情感,互为知己,不断加深着两人情感,成为照亮彼此前进路上的一盏明灯。称呼也由最初的“徐静同学”变为“徐静”、“思念的徐静”、“远方的徐静”、“亲爱的静妹妹”、“亲爱的静”。 采用书信的体裁,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现在人们的通信手段很多,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纸质的书信是已经过时了,但也就显得尤其珍贵。实际上,采用书信的方式,能够直接描摹人物的心灵,对于揭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些表达自我的相知信、满怀爱意的表白信、诗歌一样的恋爱信,每一封都足以让读者拍手叫好,让读者忍不住一股气读完才舍得放下。
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在徐静军校毕业后在济南见了面。他们在大明湖泛舟,在趵突泉观澜,在体育馆听音乐会,在千佛山观齐烟九点。随后他们又一起到了烟台,游蓬莱阁、登昆嵛山,关系发展得很快,也得到了双方老人的认可。
然而两个人最终却没能走到一起。由于济南火车站一件突发的意外,王振华激情浪漫的列车和现实谨慎的徐静号走向了分手的两股道。在这一部中作者极力展示了王振华的文学才华。他的情书写得热情似火,文采飞扬。恋爱中的振华成了出口成章、即兴吟诗的才子。他是全身心地投入了爱,但徐静却考虑很多现实问题,并始终不能忘却她的初恋情人,对爱有所保留。
在两人分手后,振华由爱生怨,写出一封封讨伐的战书。他信的落款也变成了“复仇天使”。诚可谓“没有爱就没有恨,爱多深、恨多深,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可能有读者会认为,第二部中的王振华不是那么高尚,对人物的争议,是正常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高尚不到哪去,他小时候就吃丫环脸上的胭脂,袭人还挨了他的“窝心脚”,还和戏子蒋玉函不明不白,他整天就是不务“正业”,但林黛玉就是喜欢他,读者也喜欢他,就是因为他真实。如果把贾宝玉描写成一个封建社会正统的人物形象,那么《红楼梦》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这一段以甜蜜心动开始、以决绝分手的初恋,对王振华情感世界的揭示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其更加血肉饱满。在这场恋爱中,王振华表现的热烈奔放,火力四射。而女方则相对矜持,可谓一波三折,有甜蜜,有酸涩,由爱得死去活来,到分手的恨之入骨。如今,站在时光之河的上空,回望其中的憧憬、激动、海誓山盟与计较、争吵、覆水难收,都有了同样的价值,都是主人公的人生体验和宝贵财富。
三
第三部以新时期为背景,写出了主人公的事业奋斗史。生动的情节,丰富的细节,把人们带入到激情燃烧的年代,一个为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梦想的跋涉者,一个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苦行僧,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部从王振华坐火车开笔,预示着主人公开始了最精彩的人生旅程。时间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人们以极大热情投入到这一伟大变革之中,同时也为有志者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王振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成家立业,不久便调到了省级机关,后来又下乡挂职锻炼。这期间,他经历了三次竞争上岗,香港回归,抗击非典,参与多起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从这一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国、爱家、爱人民的干部形象。他对工作极为负责,对维护职工权益十分重视,不媚上、不欺下,任劳任怨,是顶天立地的山东汉子、昆嵛儿女。
王振华多才多艺,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写作。既著有科技专著,也有社科著作,还有文学作品,真可谓文理兼通,这是王振华生命旅程中最为出彩的时期。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给了他用武之地和展现才华的舞台。作者用生动的笔墨,细致地展现出王振华的奋斗过程,多姿多彩,真实动人。
小说离不开细节,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同时,细节还保留了具体的时代影像,使读者更具体地把握时代脉搏。80年代,一般人家里没有空调,有的连电风扇也没有。王振华写作《球墨铸铁管》时,就在一间小平房里:“在炎热的夏天,这个小平房又不通风,济南又是全国有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可谓挥汗如雨。振华就打来一盆凉水,放在旁边,肩上搭一条毛巾。一会儿,起来把毛巾涮一涮,擦擦汗,继续笔耕不止。”“这一间小平房,只有一个门,虽挂着一个竹帘子,但来回开门,那门外的蚊子成群结队,就在门外头顶上盘旋,像轰炸机似的,嗡嗡作响,无孔不入,见缝就钻,防不胜防。”这也是当时一般百姓人家夏日的典型场景,同时刻画出了主人公冒着酷暑、蚊虫叮咬顽强写作的动人画面。
再看他在农村催交公粮的一段描写:“那门一弄就开了,进到屋里,振华算领略了什么叫家徒四壁,那可真是空空如也!三间破草房内,有个睡觉的破板床,一个锅灶,一口破缸,墙角堆些铁锨、镢头等农具,其他什么也没有。抬头一看,屋顶上还有好几个大窟窿。”这就是一个农村光棍汉的家。书中写到的新房子里捉蛇等不少桥段也很有意思。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因此,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本书的作者在情节选择上也下了大功夫,尤其是三次竞争上岗的情节,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冲突和矛盾。第一次竞争上岗,王振华顺利地晋升了副处级干部。但后面两次则波澜起伏,矛盾重重,真实地表现出官场的生态。官场的勾心斗角是态,尤其是在提拔的关键时刻,更是斗得你死我活。
作者长期在工会工作,对工会工作极其熟悉,他才把小说主人公安放到“工联”这一具体环境中。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是作家的最优选择,这部小说更是如此。作者从事过劳动保护工作,因此书中写到了几起重特大事故。比如:大舜号客滚轮失火倾翻事故,振华亲自参与了事故的调查处理。大舜轮起火到沉没,前后有6个小时,假如救援及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遇难。在调查组会议上,他提出了六条很好的建议。再如:钢厂转炉爆炸事故、煤矿煤尘爆炸事故和突水事故、化肥厂液氨泄露事故等等,在书中都有详实记述。由于作者是事故调查组的,所以叙述真实具体,特别是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提出的预防对策,更为珍贵。
振华从事劳动保护工作6年,在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事故预防和处理中,他坚持以人为本,提出要大幅度提高对死亡家属赔偿金的建议,让企业死不起人。当一位局长跳起来反对说:“有不少人可能就会争着去死!”振华一听,义愤填膺,指着他怒吼道:“我的银行卡上正好有30万元,全给你!你马上跳下去,死给我看看!”这一细节,让一个大义凛然的工会工作者形象高大地竖立在读者面前。
振华后来从事群众性技术工作,他为了推介宣传一位身患绝症乃痴迷技术创新的工人典型,敢于同大企业的党委“叫板”:“看了吴吉林的事迹,而不被感动,这还有人的情感吗?!”言毕,竟呜呜咷咷地大哭起来!如果不是对工人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理解的!
在小说开篇的“引子”中,就介绍了王振华年轻时立下的四个奋斗目标:一是从一个青年农民发誓要考上大学;二是在初恋情人的激励下,产生了要当上处长这样一个愿望;三是由结婚时的无房户,梦想着有一套楼房住;四是能有自己写的一本书。《昆嵛儿女》三部曲,也可以说是围绕着主人公如何实现他的人生目标而展开的。
为了实现他要创作长篇小说的梦想,三十年来,一直在为之努力,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一信念。由一个理工科的大学生,要实现这一向文科领域的跨越,其难度是非常大的。为此,他自学过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几十年来,阅读了几千册中外文学名著和各种书籍,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并出版了《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含墨留痕——单应桂秦胜洲艺术人生》两部人物传记,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知天命”之后,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创作,几易寒暑,终于获得了成功。
《昆嵛儿女》第三部是在第一、二部筑起的高原上聶立的高峰,情节更生动,内容更深刻,人物形象更丰满真实。作者通过生活细节和生动的情节,刻画出一个新时期正直的工会干部形象,他以维护职工权益为己任,敢于担当,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并且多才多艺,富有人情味,这是对中国文学形象画廊的新贡献。
《昆嵛儿女》三部曲,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在整部作品的构思上,有高山,有低谷,有河流,有平原,有坦途,有险路,跌荡起伏,气象万千,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作者所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作品情节生动感人,引人入胜,这是作者用心血描写的自己熟悉的生活,带着青草的芳香,散发着泥土的味道,给人启迪,催人发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语言有独特风格,朴实无华,风趣生动,诙谐幽默,有老舍、钱钟书的遗风。在情感上,既能让很多读者感动得流泪,往往泪痕未干,又咯咯地笑了起来,使读者真正进入了角色,引起了共鸣,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吧!
这部小说的特点之一,全部11章的章名都是世界名著的书名,不仅如此,每章里的节名,有很多也是直接采用了一些作品的书名,如《朝花夕拾》《两地书》《暴风骤雨》《早晨从中午开始》,有的是对书名略加改变,如“太阳照在南河上”、“小河月色”、“生命的呐喊”等,似乎表明《昆嵛儿女》是在继承人类宝贵文学遗产基础之上的创新,也是对这些优秀作品的致敬。
《昆嵛儿女》三部曲,是个人成长奋斗史,也是社会风俗画,也是当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
附:作者简介
王振宇,1957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市,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广阔天地炼红心”,1977年由一个“修理地球皮”的“下里巴人”,摇身一变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大学四年,只学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后在炼铁厂的高炉旁冶炼人生的灵魂,再到省级机关继续升华,又到乡政府挂职锻炼,可谓人生阅历广泛,酸甜苦辣尝遍。
作者虽然是学理工出身,却酷爱文学艺术,两条腿走路,兼收并蓄,可谓文理兼通,是数所大学兼职教授,又是作家、国家一级书法师。自1990年出版第一部科技著作以来,出版人物传记三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专著两部,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专著两部,主编美术等方面的书籍八部。历经六年艰苦创作的百万言《昆嵛儿女》三部曲,被认为是“向《平凡的世界》致敬和看齐的厚重作品”。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励,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