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滚动新闻>>正文
专家:科学防控新发传染病彰显我国公共卫生实力
//www.workercn.cn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公共卫生事关国民健康维护、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强大、民族生存繁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步伐。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新发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疾病此起彼伏,对人类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考验着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应对能力。

  2013年3月,上海相继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的死亡病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民众的恐慌和担忧。疾控人员一方面迅速在海量资料库里搜索了近万篇文献,同时探寻最新的科研论据,依托技术储备寻找可疑病毒的蛛丝马迹。经过连续5天的实验室工作,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型的H7N9流感病毒。随后,病毒的基因密码全部被迅速破解,病原体得到确定,研制出的检测试剂被立即发往全国,实现了对新型病原体的严密监测、迅速确认和应急反应,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说:“中国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堪称全球典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中国疾控中心时,对我国疾控人员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给予了高度赞扬:“你们的检测很关键,我们明确了怎么治疗,怎么用药,怎么防治,你们立了大功!”

  履行公共职能的能力有效提升

  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和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使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得到了显著加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大幅提升。其表现在:

  ——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鼠疫、霍乱、黑热病、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并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了丝虫病。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疟疾等重大及重点传染病患者获得免费药物治疗,大大降低了这些疾病发病率。截至2011年,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远低于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以内的目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降至66/10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

  由于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从2006年起,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陆续报告了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很长时间内未能找到病因。国家和地方疾控中心专家与海外引进的学者通力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与确认工作。2009年底,在湖北报告的病例中首先发现病毒感染的线索,随后根据对6省的241例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最终从病例血液标本中发现了新型的布尼亚科病毒,随后也在日本被证实存在。

  我国还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实时监测报告。至2012年底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达98%,乡镇卫生院报告率达87%,平均报告时间缩短至0.8天,形成了全球唯一的捕获传染病个案的天罗地网——扩大免疫规划成效显著。

1 2 3 共3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