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推动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www.workercn.cn2015-10-29来源: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
分享到: | 更多 |
10月23日,由中央组织部、国家旅游局、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省部级干部“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研讨班在北京圆满结业。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结业座谈会并讲话。
据了解,研讨班10月19日开班,为期5天。来自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分管旅游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分管负责同志共48人参加了研讨班。这是我国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省部级干部研讨班。同期开班的还有厅局级公务员“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研讨班。
中央高度重视指明发展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工作高度重视,予以充分肯定、提出明确要求。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中对旅游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4月1日,习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大段重要批示;5月23日,亲自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6月19日,又在国家旅游局上报的第二份厕所革命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6月5日,指派主席特使出席汤加国王加冕典礼;9月,在美国宣布2016年中美互办旅游年。同时,习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对农家乐给予肯定,在吉林调研时提出农村也要来一场“厕所革命”。李克强总理年初对全国旅游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8月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汪洋副总理对旅游工作多次做出批示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为我国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汪洋副总理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任务。汪洋强调,发展旅游业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创新驱动、以人为本,大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汪洋指出,我国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景区管理体制、导游管理制度、门票预约制度、带薪休假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改革试点,破除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汪洋强调,市场秩序混乱是旅游业发展的顽症,群众反映强烈。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标本兼治、持之以恒,积小胜为大胜。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打击合力。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
厘清形势观点明确发展目标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省部级干部“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研讨班上作了开班讲话。讲话内容放眼世界旅游发展格局,回顾了我国旅游发展历程,厘清了当前关于旅游业的一些观点,研究了当前旅游重点工作,谋划了“十三五”及今后更长时间的旅游发展路径。
李金早总结了当前我国旅游业的特点。他认为,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一是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为大众化的消费,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二是旅游业已经从外事接待型的事业,发展成为全民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三是旅游业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对相关产业贡献大幅提升。四是国际旅游已从入境游为主,发展到入出境旅游并重、深度国际化大交流、旅游外交功能凸显的新阶段。五是旅游业发展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了各地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李金早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上下对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关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仍然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仍然有一些需要厘清的概念。他认为,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只有4%,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只是消费,旅游不仅富民还富财政。旅游不仅是软实力,更是一种硬实力,是软硬兼具的综合实力,旅游业已经成为“软硬兼备、融合度高、覆盖面广、拉动力强的综合性实力”,是拉动就业、改善民生、形成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性产业,是国民精神文化享受、文明素质提升的重要行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的重要事业。扣除有关因素后,不仅没有所谓巨额的中国旅游贸易逆差,还存在顺差。传统的旅游要素包括“吃、厕、住、行、游、购、娱”,新的旅游七要素包括“文、商、养、学、闲、情、奇”,前者为旅游基本要素,后者为旅游发展要素或拓展要素。随着旅游不断升级,今后还会拓展出更新、更多的旅游发展要素。
李金早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影响在扩大,社会关注度在提升;旅游工作格局进一步拓展,行业上下都动起来了;旅游业的优势日益突显,旅游产业活起来了,旅游业正发生一系列可喜变化。主要表现为六大转变:一是旅游正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二是旅游正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三是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综合治理转变。四是文明旅游从旅游行业行动,向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转变。五是旅游业正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推动方式转变。六是旅游正从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全方位推进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
在为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李金早也指出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旅游发展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与“两个综合”(综合产业和综合执法)不相适应。二是旅行社、导游管理体系和行业队伍水平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四是游客素质与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不相适应。五是旅游产品和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旅游爆发式、井喷式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六是游客对中国产品质量的信心、国内外税差及流通成本差别与强劲的购物需求不相适应。七是我国旅游装备制造水平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不相适应。八是休假制度安排和人民群众休闲度假旅游需求不相适应。九是旅游小统计与旅游大产业不相适应。十是党委、政府及部门对旅游业的实际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与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期盼不相适应。十一是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与旅游高速发展的实践不相适应。十二是旅游管理部门队伍建设、全行业队伍建设、从业人员素质与旅游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李金早要求,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接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当前,全国旅游行业正在重点推进扩大旅游投资、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文明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力推进“旅游+”、推动景区门票价格改革、积极试行全域旅游、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建立旅游数据中心、推进旅游外交等工作。
李金早在讲话中还就“十三五”旅游规划的目标提出要求,并指明了旅游业发展方向。李金早认为,未来20年乃至35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国际发展规律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50%以上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之列。到205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3万美元,80%以上人群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我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到2050年,我们将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全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20年,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迈入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均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十三五”时期要着重推动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文明旅游,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二是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旅游综合产业优势。四是有步骤地推行全域旅游,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五是鼓励推进旅游+,延伸旅游产业链。六是发展乡村旅游,加大旅游扶贫力度。七是提质增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是积极开展旅游外交,拓宽中国旅游的国际舞台。九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旅游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碰撞思想火花畅谈创新发展
汪洋副总理在讲话中提出的“我国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引发参会领导的高度共鸣。李金早对旅游发展形势的判断以及未来旅游发展路径的阐述,激发与会人员的思想火花。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港澳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就全面依法改革、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发表独到见解。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说,总体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旅游大国。但是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他建议,应学习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4个世界旅游强国的经验,一要实行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战略,把促进旅游业发展作为重大国策;二要实施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着力增强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要实施旅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行“互联网+旅游”;四要实行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战略,着力推进区域旅游特色化发展;五要实行“旅游+”战略,着力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六要实行人才强旅战略,着力构建强大的旅游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七要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着力提升国家旅游治理现代化;八要实行旅游扩大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开放型旅游强国;九要实行更加积极的旅游政策战略,着力构建完善的旅游支撑保障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结合广西发展实践谈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4个不可替代的贡献。一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广西GDP年均预计增长10%,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预计超过25%。预计到2020年,全区旅游总消费达7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6.5%提高到10%。二是对生态保护的贡献。生态环境破坏了,旅游肯定搞不起来,这就倒逼当地干部群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三是对扶贫致富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广西通过旅游扶贫实现脱贫的人数总计73万人,占全区脱贫人数的13%。“十三五”期间,全区76万贫困人口有望通过旅游实现脱贫,约占全区脱贫人口的17%。四是对民族团结的贡献。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友好交流,包容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就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3点认识:一是四川经济“加快赶”,需要抓住旅游业这个“关键点”。二是四川经济“抓紧转”,更要挖掘旅游业这个“动力源”。三是富民安康大任务,也要借助旅游业这个“催化剂”。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本身就是富民增收、稳人心、稳社会的重要渠道。如在旅游资源富集的藏区,越是旅游发展得好的地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越深入,当地越安定、越和谐。
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表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旅游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很有必要把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和推进。建议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订旅游公共设施的政府基本建设规划,优化旅游用地、用林、用海政策,完善入境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完善入境旅游的签证和通关变化政策。
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说,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原则,应明确乡村旅游界限,确保支持乡村旅游的政策、资金真正用到乡村旅游项目上;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建立标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严防破坏性开发和重复开发;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注重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青海省副省长韩建华表示,当前,全国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通过调整政府资金的投资导向,突出对旅游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旅游项目的支持,缓解压力和供需矛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运用好互联网+,有效整合旅游信息咨询,用现代化的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引导游客出行。
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认为,我们正经历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感受到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综合贡献率越来越高、地位功能越来越突出,旅游发展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他建议,建设旅游强国的重大战略和国策,需要培育和打造一批强大的旅游品牌企业,要从国家和省级层面考虑旅游旗舰企业的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培育龙头企业的工程。
海南省副省长何西庆认为,规范旅游市场必须整体统筹、协同联动、标本兼治。首先,根据旅游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旅游法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覆盖旅游市场的全要素、多业态配套法规和制度体系。其次,用好综合治理力量和旅游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从严从快从重查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形成持续的高压态势和威慑力。再次,健全完善旅游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探索健全完善旅行社、导游的退出机制,旅游价格的税控机制,诚信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机制,信息化监管机制等。
据了解,研讨班10月19日开班,为期5天。来自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分管旅游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分管负责同志共48人参加了研讨班。这是我国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省部级干部研讨班。同期开班的还有厅局级公务员“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研讨班。
中央高度重视指明发展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工作高度重视,予以充分肯定、提出明确要求。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中对旅游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4月1日,习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大段重要批示;5月23日,亲自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6月19日,又在国家旅游局上报的第二份厕所革命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6月5日,指派主席特使出席汤加国王加冕典礼;9月,在美国宣布2016年中美互办旅游年。同时,习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对农家乐给予肯定,在吉林调研时提出农村也要来一场“厕所革命”。李克强总理年初对全国旅游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8月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汪洋副总理对旅游工作多次做出批示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为我国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汪洋副总理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任务。汪洋强调,发展旅游业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创新驱动、以人为本,大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汪洋指出,我国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景区管理体制、导游管理制度、门票预约制度、带薪休假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改革试点,破除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汪洋强调,市场秩序混乱是旅游业发展的顽症,群众反映强烈。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标本兼治、持之以恒,积小胜为大胜。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法,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打击合力。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
厘清形势观点明确发展目标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省部级干部“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研讨班上作了开班讲话。讲话内容放眼世界旅游发展格局,回顾了我国旅游发展历程,厘清了当前关于旅游业的一些观点,研究了当前旅游重点工作,谋划了“十三五”及今后更长时间的旅游发展路径。
李金早总结了当前我国旅游业的特点。他认为,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一是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为大众化的消费,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二是旅游业已经从外事接待型的事业,发展成为全民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三是旅游业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对相关产业贡献大幅提升。四是国际旅游已从入境游为主,发展到入出境旅游并重、深度国际化大交流、旅游外交功能凸显的新阶段。五是旅游业发展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了各地各部门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李金早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上下对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关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仍然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仍然有一些需要厘清的概念。他认为,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只有4%,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只是消费,旅游不仅富民还富财政。旅游不仅是软实力,更是一种硬实力,是软硬兼具的综合实力,旅游业已经成为“软硬兼备、融合度高、覆盖面广、拉动力强的综合性实力”,是拉动就业、改善民生、形成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性产业,是国民精神文化享受、文明素质提升的重要行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步的重要事业。扣除有关因素后,不仅没有所谓巨额的中国旅游贸易逆差,还存在顺差。传统的旅游要素包括“吃、厕、住、行、游、购、娱”,新的旅游七要素包括“文、商、养、学、闲、情、奇”,前者为旅游基本要素,后者为旅游发展要素或拓展要素。随着旅游不断升级,今后还会拓展出更新、更多的旅游发展要素。
李金早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影响在扩大,社会关注度在提升;旅游工作格局进一步拓展,行业上下都动起来了;旅游业的优势日益突显,旅游产业活起来了,旅游业正发生一系列可喜变化。主要表现为六大转变:一是旅游正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二是旅游正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三是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综合治理转变。四是文明旅游从旅游行业行动,向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转变。五是旅游业正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推动方式转变。六是旅游正从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全方位推进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
在为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李金早也指出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旅游发展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与“两个综合”(综合产业和综合执法)不相适应。二是旅行社、导游管理体系和行业队伍水平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四是游客素质与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不相适应。五是旅游产品和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旅游爆发式、井喷式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六是游客对中国产品质量的信心、国内外税差及流通成本差别与强劲的购物需求不相适应。七是我国旅游装备制造水平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不相适应。八是休假制度安排和人民群众休闲度假旅游需求不相适应。九是旅游小统计与旅游大产业不相适应。十是党委、政府及部门对旅游业的实际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与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期盼不相适应。十一是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与旅游高速发展的实践不相适应。十二是旅游管理部门队伍建设、全行业队伍建设、从业人员素质与旅游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李金早要求,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接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当前,全国旅游行业正在重点推进扩大旅游投资、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文明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力推进“旅游+”、推动景区门票价格改革、积极试行全域旅游、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建立旅游数据中心、推进旅游外交等工作。
李金早在讲话中还就“十三五”旅游规划的目标提出要求,并指明了旅游业发展方向。李金早认为,未来20年乃至35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国际发展规律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50%以上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之列。到205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3万美元,80%以上人群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我国成为初步富裕型国家。到2050年,我们将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全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20年,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迈入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均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十三五”时期要着重推动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文明旅游,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二是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旅游综合产业优势。四是有步骤地推行全域旅游,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五是鼓励推进旅游+,延伸旅游产业链。六是发展乡村旅游,加大旅游扶贫力度。七是提质增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八是积极开展旅游外交,拓宽中国旅游的国际舞台。九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旅游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碰撞思想火花畅谈创新发展
汪洋副总理在讲话中提出的“我国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引发参会领导的高度共鸣。李金早对旅游发展形势的判断以及未来旅游发展路径的阐述,激发与会人员的思想火花。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港澳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就全面依法改革、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发表独到见解。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说,总体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旅游大国。但是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他建议,应学习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4个世界旅游强国的经验,一要实行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战略,把促进旅游业发展作为重大国策;二要实施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着力增强旅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要实施旅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行“互联网+旅游”;四要实行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战略,着力推进区域旅游特色化发展;五要实行“旅游+”战略,着力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六要实行人才强旅战略,着力构建强大的旅游教育体系和人才队伍;七要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着力提升国家旅游治理现代化;八要实行旅游扩大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开放型旅游强国;九要实行更加积极的旅游政策战略,着力构建完善的旅游支撑保障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结合广西发展实践谈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4个不可替代的贡献。一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广西GDP年均预计增长10%,而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预计超过25%。预计到2020年,全区旅游总消费达7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6.5%提高到10%。二是对生态保护的贡献。生态环境破坏了,旅游肯定搞不起来,这就倒逼当地干部群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走绿色发展之路。三是对扶贫致富的贡献。“十二五”期间,广西通过旅游扶贫实现脱贫的人数总计73万人,占全区脱贫人数的13%。“十三五”期间,全区76万贫困人口有望通过旅游实现脱贫,约占全区脱贫人口的17%。四是对民族团结的贡献。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友好交流,包容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就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3点认识:一是四川经济“加快赶”,需要抓住旅游业这个“关键点”。二是四川经济“抓紧转”,更要挖掘旅游业这个“动力源”。三是富民安康大任务,也要借助旅游业这个“催化剂”。旅游业作为富民产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本身就是富民增收、稳人心、稳社会的重要渠道。如在旅游资源富集的藏区,越是旅游发展得好的地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越深入,当地越安定、越和谐。
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表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旅游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很有必要把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和推进。建议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订旅游公共设施的政府基本建设规划,优化旅游用地、用林、用海政策,完善入境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完善入境旅游的签证和通关变化政策。
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说,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原则,应明确乡村旅游界限,确保支持乡村旅游的政策、资金真正用到乡村旅游项目上;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建立标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严防破坏性开发和重复开发;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注重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青海省副省长韩建华表示,当前,全国旅游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通过调整政府资金的投资导向,突出对旅游项目,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旅游项目的支持,缓解压力和供需矛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运用好互联网+,有效整合旅游信息咨询,用现代化的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引导游客出行。
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认为,我们正经历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感受到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综合贡献率越来越高、地位功能越来越突出,旅游发展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他建议,建设旅游强国的重大战略和国策,需要培育和打造一批强大的旅游品牌企业,要从国家和省级层面考虑旅游旗舰企业的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培育龙头企业的工程。
海南省副省长何西庆认为,规范旅游市场必须整体统筹、协同联动、标本兼治。首先,根据旅游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旅游法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覆盖旅游市场的全要素、多业态配套法规和制度体系。其次,用好综合治理力量和旅游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从严从快从重查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形成持续的高压态势和威慑力。再次,健全完善旅游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探索健全完善旅行社、导游的退出机制,旅游价格的税控机制,诚信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机制,信息化监管机制等。
编辑:施琰
四川旅游业灾后2年看奇迹 旅游文化在保护... | 2010-10-20 |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刘彦斌:让全世界感受&q... | 2010-10-20 |
从多方面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 2010-10-20 |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 2010-10-20 |
统计局专家:2020年文化产业有望成为支... | 2010-10-20 |
做活“水”文章 粮仓水城促进巴彦淖尔旅游... | 2010-10-20 |
雪域时评:旅游业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2010-10-20 |
雪域时评:旅游业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2010-10-20 |
迈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 2010-10-20 |
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 推动我国向旅游... | 2010-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