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接受采访
王志发:我国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起步发展的。近3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交往及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我认为,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首先,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旅游是通向世界和谐与和平彼岸的诺亚方舟。和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这种和谐,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当今世界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的问题,如资源掠夺、贫富对立、宗教冲突、疆土侵犯、恐怖袭击、局部战争等等,尽管原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习俗的,但根源性的因素在于利益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上缺乏交流与沟通、缺乏理解与尊重。而旅游恰恰是促进交流和沟通的最好媒介与渠道,它可以使人们加强了解、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个性发展,是化解矛盾、消除隔阂、避免危机的最为理性和智慧的选择。
其次,从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成功实践来看,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亲善的动力。无论是旅游发达国家,还是旅游欠发达国家,旅游发展的实践都一再证明,旅游不仅可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康,而且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可以使旅游者加深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不同生活方式的了解与理解,消除固有的无知和歧见,促进对社会多元化的认同;也可使旅游目的地居民通过广泛接触各地旅游者,增加对外面世界和外来文明的了解,逐步包容和理解包括不同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在内的异质文化,逐步消弭狭隘的地方主义与民族主义,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依存。可以说,旅游是促进世界和谐的伟大事业。
再从我国旅游业发展实践经验看,旅游业是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旅游业具有十分明显的拉动作用,与之相关联行业多达上百个,被誉为“一业兴而百业旺”的经济产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可广泛吸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业;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通过开展旅游使一部分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促进了广大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也被誉为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很多地区通过开发旅游资源,使一批濒临消亡或已经失传的建筑艺术、民族歌舞、民间工艺得到抢救和挖掘,客观上通过发展旅游保护、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
近些年来,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旅游业较好地坚持了这样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抓好诚信服务和文明旅游两个环节,努力以优质服务的方式,把中国优秀的人文和自然旅游产品奉献给广大游客。二是坚持公益为重的发展理念。使旅游产业在促进就业、消除城乡差别、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坚持保护为先的发展理念,大力倡导资源保护型开发、资源节约型经营和环境友好型消费,努力建设旅游绿色产业体系。四是坚持合作互利的发展理念,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既积极招徕各国游客进入中国,也鼓励中国民众走出国门,实现出入境市场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