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旅游频道旅游观察-正文
乡村旅游切忌“一头重一头轻“
//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更多
    近日,笔者看到一篇报道说:“一位从山东曹县到济南旅游的农民丁先生抱怨:咱农民出门来省城旅游咋这么难,停车没地方,吃饭处处贵,去景点转转吧,还老跑冤枉路。他希望有个专门为农民服务的旅行社就好了。”还有报道“某农民是山东闻名的种植大户。近年通过承包荒山,种果树,年纯收入超过10万多元。他说,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农民也要旅游。今年以来,他所在的乡镇,外出旅游的农民就有3000多人,外出旅游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新时尚。”
  看到以上报道,笔者悟出了“灯下黑”这句老百姓俗话含义。我们在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是否忽视了乡村旅游的主体——农民的消费能力。
  乡村生态环境优越,农产品丰富,旅游资源富集,对久居城市的人极具吸引力。尤其在当前城镇化建设中,旅游城镇化建设,乡村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心。各行各业都把产业发展瞄向乡村,旅游企业也纷纷关注乡村旅游,积极促销采摘、养生、农家美食,广大乡村已成为各大中心城市的后花园、旅游区。
  纵观近10年来乡村旅游发展,的确成就显著,农超对接,旅游促销,极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住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以小轿车代步,累了、闷了,可以到广场散散步、唱唱歌、跳跳舞,是当下不少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物质生活的满足,也促进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尽管民间花会、高跷、舞龙等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民俗展演、民间文化剧团社得到了较好开发,乡村文化娱乐增多,使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对富裕起来的农民,这些并不能满足他们在旅游方面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上述报道中提到的问题——大批市民到农村旅游,客源流向农村,农民想出来旅旅游,却没人管或少人管,形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不均衡:“一头重,一头轻”。
  城市与乡村资源优势各有千秋。城市暂且不提,就乡村而言,其民间文化更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土性。相关研究专家曾指出,我国广大乡村因土地、家族等原因一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宗族血缘关系较重,但也因如此,反倒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与维护,让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以北京为例,在已公布的国家及市级非遗名录中,有很多项目均来自乡村,如小红门地秧歌、怪村太平鼓、空竹制作、鼓舞、五音大鼓、运河船工号子、旱船、蝴蝶会、平谷调、面人、骨雕等。除此之外,不少濒临失传的戏曲、古乐在乡村也得到很好地发扬。再放眼全国,很多重要的非遗项目,也同样深深扎根于乡村的沃土,如年画、剪纸等。这些特色资源和历史文化,加之农民日益上升的旅游消费需求,不失为乡村旅游向城市输出、开发的一大优势。倘若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在积极推进乡村旅游过程中,既做到重视城市流向乡村的客源,也关注乡村涌进城市的客源,尤为让那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实现他们的旅游愿望,从而形成两地互动交流。那样,旅游助推城镇化建设的作用会发挥更大,效果更突出。
  笔者以为,把乡村文化引进城,继而做好农民进城旅游接待,让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头轻”,变成“两头重”,有力拉动农民旅游消费,既利于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又能让这篇文章出新意,生亮点。简单说,一是能加深广大农民对城市生活、城市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拉近乡村与都市文明的距离;二是可促进当前乡镇与城市建设、乡村与都市文化的融合,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较好助力我国几大城市群的迅速形成;三是益于推动和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达到城乡携手,城乡共促,发展共赢,一举多赢。唯此,也才能造就与时俱进的新文化、新时尚,增强城乡两地老百姓共同的幸福感。
  正如有关专家所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要把破旧的乡村小道,变成现代化的柏油路、低矮土坯房变成高楼大厦,更重要的还要让农民的思想意识城镇化。□ 耿乙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