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古城大火四大追问
//www.workercn.cn2014-01-14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 更多 |
12日,云南省香格里拉县飘起雪花,白雪覆盖的独克宗古城空气中依然有烟灰的味道。在古城四方街,曾经熟悉的银器店、客栈、酒吧、锅庄广场等面目全非,轰隆的挖掘机正在清理火场。这已是火灾发生的第二日。过火面积、起火原因如何?消防栓到底有没有水?古城火灾缘起于“先天弱点”还是“后天失调”?在下雪、寒冷的高原上,受灾群众是否住得暖吃得饱?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相关负责人也回应了社会的关切。
追问一 过火面积起火原因如何?
位于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茶马古道重镇,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藏民居群,现为著名旅游景点。
从古城最高点的龟山大佛寺和转经筒俯瞰下去,眼前的古城覆盖了一层白雪,被烧黑的木梁、瓦砾在雪中格外突兀。目之所及,一处处断壁残垣令人心痛。
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位于古城中下段的如意客栈,初步排除人为纵火。但有报道称,“独克宗古城过火面积约1平方公里,整个独克宗古城的面积是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2/3的古城都被烧毁了”。
迪庆藏族自治州常务副州长张志军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火灾共造成独克宗古城仓房、金龙、北门三个社区受灾,总受灾户数335户,其中烧毁房屋242栋,因建立防火隔离带拆除43栋,拆除屋顶的房屋50栋。
“因古城房屋大多出租,有的1栋房屋向多户出租,具体受灾户数正在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中。”张志军说。
迪庆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陈天昌12日表示,关于具体的火灾过火面积和占比问题,由于火灾损失还在进一步统计当中,现在还没有统计确定。同时,火灾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
追问二 消防栓到底有没有水?
12日一大早,古城的一些居民开始冒雪清理被烧断的木梁、瓦砾,一些商户也在废墟中寻找幸存的银器等货物,尽可能降低损失。
记者仍然听到一些疑问。“我们11日凌晨2点钟左右赶去救火,但发现消防栓里没有水,只能去一公里外的地方取水。”古城金龙社区的一名居民说。
陈天昌对此介绍,独克宗古城建于1000多年前,没有消防设施。近年来考虑到独克宗古城的消防安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改造了独克宗古城的消防栓条件,新建大批消防基础设施,包括室外消防栓系统。
据他介绍,室外消防栓系统是后来新建,不能破坏古城原貌。“整个消防管道裸露在室外。入冬以后,香格里拉气温降到零下十多摄氏度。为了防止冻裂,消防管道里不能充水,发生情况以后再放水。由于水从高处下来,消防管道充满水要有一定时间。”陈天昌说。
“这次消防栓的阀门是关着的。否则,在寒冷气温下会被冻爆,里面的水也会被冻成冰坨,造成来水也放不出来。”陈天昌说,此外不排除一些居民没有掌握使用消防栓方法的可能。
陈天昌表示,关于消防栓没有水的问题,相关部门还将做进一步的深入测试,对该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
追问三 是先天弱点还是后天失调?
记者在独克宗古城的过火区域看到,残留的木梁随处可见。一些出于隔离需要而拆除的房屋中,大量的木片、木梁、木窗等堆积如山,土木结构建筑群、狭窄的通道让独克宗古城损失惨重。
但火患并非只是独克宗古城的致命伤。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云南大理古城、丽江大研古城等,兴起的客栈、酒吧、食肆与老建筑犬牙交错,建筑群大、耐火等级低等通病成为古城安全的大敌,小规模的火灾时有发生。
“在以土木结构建筑群为主的古城里,火灾难以避免。从历史上来看,独克宗古城也是几毁几建。”迪庆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钢说,“这次古城的火灾让人非常痛心,但这也提了个醒,在古城开发利用方面,古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保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李钢介绍,古城的恢复重建要传承古城传统的生存理念和智慧。从历史上看,原来古城很多建筑的铺面都只建一层,不能建两层,有很多的防火道,房屋出檐有多长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堆肥料、堆柴火的空间划分也很明确。
“后来的开发把这些空间都挤占了。比如为了出租房屋就把一层改为两层,把很多空间建成出租屋,这对减少火灾隐患、救火等极为不利。”李钢说,“在古城保护、恢复重建方面,除了现代消防设施的建设,关键还有传统居住理念的继承。”
“在一些旅游城市,这些都是通病。独克宗古城作为高原上缺水干燥的古城,多数建筑构件的材料是土木结构,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人们的生存需要一个缓冲的地带和空间。”李钢说。
追问四 受灾群众是否住得暖吃得饱?
据了解,这次损失极为严重的火灾暂未有人员伤亡报告。张志军介绍,在扑救中,扑救力量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疏散附近群众,及时转移易燃易爆物品。目前,独克宗古城受灾的三个社区共转移安置群众2600余人。
火灾发生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关部门迅速疏散和安置受灾居民和商户。在独克宗古城租房做生意的外地人赵七三夫妇住进了其中一家安置酒店,他家的商铺离起火点很近,在火灾中未能幸免。
“受损相当严重,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没能抢救出来,几十万元一下子就没了。”赵七三说,“有个地方住下来就不错了,要不然实在没办法。”
迪庆州民政局局长和玉奇介绍,香格里拉县城海拔高、气温低,此次安置改变通常搭建救灾帐篷的做法,通过安置在酒店和投亲靠友的方式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
追问一 过火面积起火原因如何?
位于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茶马古道重镇,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藏民居群,现为著名旅游景点。
从古城最高点的龟山大佛寺和转经筒俯瞰下去,眼前的古城覆盖了一层白雪,被烧黑的木梁、瓦砾在雪中格外突兀。目之所及,一处处断壁残垣令人心痛。
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位于古城中下段的如意客栈,初步排除人为纵火。但有报道称,“独克宗古城过火面积约1平方公里,整个独克宗古城的面积是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2/3的古城都被烧毁了”。
迪庆藏族自治州常务副州长张志军在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火灾共造成独克宗古城仓房、金龙、北门三个社区受灾,总受灾户数335户,其中烧毁房屋242栋,因建立防火隔离带拆除43栋,拆除屋顶的房屋50栋。
“因古城房屋大多出租,有的1栋房屋向多户出租,具体受灾户数正在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中。”张志军说。
迪庆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陈天昌12日表示,关于具体的火灾过火面积和占比问题,由于火灾损失还在进一步统计当中,现在还没有统计确定。同时,火灾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
追问二 消防栓到底有没有水?
12日一大早,古城的一些居民开始冒雪清理被烧断的木梁、瓦砾,一些商户也在废墟中寻找幸存的银器等货物,尽可能降低损失。
记者仍然听到一些疑问。“我们11日凌晨2点钟左右赶去救火,但发现消防栓里没有水,只能去一公里外的地方取水。”古城金龙社区的一名居民说。
陈天昌对此介绍,独克宗古城建于1000多年前,没有消防设施。近年来考虑到独克宗古城的消防安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改造了独克宗古城的消防栓条件,新建大批消防基础设施,包括室外消防栓系统。
据他介绍,室外消防栓系统是后来新建,不能破坏古城原貌。“整个消防管道裸露在室外。入冬以后,香格里拉气温降到零下十多摄氏度。为了防止冻裂,消防管道里不能充水,发生情况以后再放水。由于水从高处下来,消防管道充满水要有一定时间。”陈天昌说。
“这次消防栓的阀门是关着的。否则,在寒冷气温下会被冻爆,里面的水也会被冻成冰坨,造成来水也放不出来。”陈天昌说,此外不排除一些居民没有掌握使用消防栓方法的可能。
陈天昌表示,关于消防栓没有水的问题,相关部门还将做进一步的深入测试,对该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
追问三 是先天弱点还是后天失调?
记者在独克宗古城的过火区域看到,残留的木梁随处可见。一些出于隔离需要而拆除的房屋中,大量的木片、木梁、木窗等堆积如山,土木结构建筑群、狭窄的通道让独克宗古城损失惨重。
但火患并非只是独克宗古城的致命伤。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云南大理古城、丽江大研古城等,兴起的客栈、酒吧、食肆与老建筑犬牙交错,建筑群大、耐火等级低等通病成为古城安全的大敌,小规模的火灾时有发生。
“在以土木结构建筑群为主的古城里,火灾难以避免。从历史上来看,独克宗古城也是几毁几建。”迪庆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钢说,“这次古城的火灾让人非常痛心,但这也提了个醒,在古城开发利用方面,古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保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李钢介绍,古城的恢复重建要传承古城传统的生存理念和智慧。从历史上看,原来古城很多建筑的铺面都只建一层,不能建两层,有很多的防火道,房屋出檐有多长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堆肥料、堆柴火的空间划分也很明确。
“后来的开发把这些空间都挤占了。比如为了出租房屋就把一层改为两层,把很多空间建成出租屋,这对减少火灾隐患、救火等极为不利。”李钢说,“在古城保护、恢复重建方面,除了现代消防设施的建设,关键还有传统居住理念的继承。”
“在一些旅游城市,这些都是通病。独克宗古城作为高原上缺水干燥的古城,多数建筑构件的材料是土木结构,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人们的生存需要一个缓冲的地带和空间。”李钢说。
追问四 受灾群众是否住得暖吃得饱?
据了解,这次损失极为严重的火灾暂未有人员伤亡报告。张志军介绍,在扑救中,扑救力量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疏散附近群众,及时转移易燃易爆物品。目前,独克宗古城受灾的三个社区共转移安置群众2600余人。
火灾发生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关部门迅速疏散和安置受灾居民和商户。在独克宗古城租房做生意的外地人赵七三夫妇住进了其中一家安置酒店,他家的商铺离起火点很近,在火灾中未能幸免。
“受损相当严重,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没能抢救出来,几十万元一下子就没了。”赵七三说,“有个地方住下来就不错了,要不然实在没办法。”
迪庆州民政局局长和玉奇介绍,香格里拉县城海拔高、气温低,此次安置改变通常搭建救灾帐篷的做法,通过安置在酒店和投亲靠友的方式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
编辑:施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