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文化消费喜忧几何
//www.workercn.cn2014-02-17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地坛庙会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全国电影票房狂收14.1亿元,同比涨幅超80%;全国景区共接待游客2.3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3.9亿元……这些数字,无疑是今年春节期间文化消费火爆的生动注脚。
回顾马年春节,靓丽数字的背后也有不少忧虑之处:庙会缺乏文化味儿,国产电影遭遇票房与板砖齐飞的尴尬境地,景区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利益?如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肉串充斥庙会 过节怎么才“有文化”
“我是南方人,这是第一次逛庙会,羊肉串、凉皮、烤红薯等小吃很多,还有不少游戏摊点,套圈、打气枪等项目都蛮好玩的。”在北京工作的李楠今年是第一次留京过春节。从地坛庙会到龙潭庙会再到八大处庙会,李楠连续逛了三天庙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庙会这个颇有传统民俗色彩的过年方式市场火爆。然而,聚拢了大量人气的庙会却也遭到了不少游客的吐槽。走进北京的庙会,爆肚儿、羊杂汤等传统小吃比较少见,而平时随处可见的烤肉串成了庙会主角,传统民俗表演也不多。六十多岁的“老北京”胡大爷告诉记者:“原来的庙会,品尝传统小吃、观赏特色民俗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在庙会的活动项目越来越‘现代’,与平时逛街没什么区别,传统文化的味道太淡了。”
设置越来越“现代”的庙会屡被诟病商业化痕迹严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分析认为,庙会遭受诟病是市场之手自发调节的结果。商家想赶在此时赚“快钱”,提供同质化商品成为大多数商家的选择,庙会因此缺乏可看的东西,成为各式各样的“民间超市”。要让庙会不失文化特色,应充分发挥政府之手的作用。政府可多支持发展一些公益性文化项目。比如,马年春节应该在庙会上推出一些具有马年特色、普及马文化的文化项目。
不仅春节庙会文化气息寡淡,如今,似乎所有的节日最终都沦为“购物节”,传统节庆活动式微。如何重拾传统文化,让过节变得“有文化”?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建议,在传统文化的重建和恢复中,要提供更有文化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消费内容,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合适载体,让我们找回“乡愁”。政府要注重打造社区公共文化,倡导社区公共活动,重塑日渐破坏的共同文化社区。在选择项目设置时,庙会、景区的管理者则应更多考量文化因素,推出更多兼具经济价值和文化气息的文化产品。
票房与板砖齐飞 “春节档”电影如何更好看
“哪儿是买电影票啊,都快赶上春运了!”说起春节的看电影体验,北京观众杨先生印象深刻。大年初一下午,一走进影院,杨先生就被长长的买票队伍吓到了:“大厅里全是人,售票口排了十几米的队。”无论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成都、宁波等二三线城市,电影院都是人满为患。春节期间,民众观影热潮持续升温。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电影票房高达14.1亿元,观影人次近3900万,放映场次超80万,这些数字宣告了“史上最强春节档”的诞生。
与去年《西游降魔篇》一枝独秀不同,今年春节档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的天下。两片取得了合计达10.93亿元的票房成绩,占到春节档票房总量的77%。
像近年来的大多数国产电影一样,春节档期电影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未能逃脱被“拍板砖”的命运。不少观众认为,《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除了炫目的特效之外几乎乏善可陈,拍摄周期只有5天的《爸爸去哪儿》则被认为更像是一期大屏幕综艺节目。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梁振华认为,重视视觉效果和营销手段而忽视影片内容质量的生产模式,是中国式大片的普遍问题,而这种模式如果重复套用,必然会伤害电影艺术。随着电影工业的逐渐成熟和观众欣赏品味的提升,这种模式也将走向衰亡,只有重视影片本身质量,电影才有市场竞争力。
有影评人认为,观众看电影只是为了满足合家欢的消费需求,与全家人打麻将无异。有网友表示,吃饭、打麻将等合家欢的过年习俗已经陈旧,没意思,除了举家旅游这样费钱耗力的活动,过年期间适合全家一起参与的活动不多,尤其是文化活动更少,只能去看电影。魏鹏举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当前与节庆相关的文化产品的匮乏。如何提供更加多样、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业内人士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盘剑看来,《爸爸去哪儿》的热映,体现了电影、电视等不同媒介资源之间的融合,是未来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要不断创新形态,提供新型文化产品,这些跨界资源整合的探索值得鼓励。
旅游成“囧途” 出行怎样“不闹心”
“全家团圆,外出过年”成为今年春节的新时尚。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马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2.31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4.0%;实现旅游收入1263.9亿元,增长16.4%。
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繁荣,与一些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不无关系。旅行社订机票、酒店,私人导游全称陪伴,旅游内容则自由安排……一些旅游机构推出了“私人定制”服务。手机上操作几下,就能实现预定门票、租车等需求,旅游手机客户端的普遍应用,让出游更加便利。携程网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来自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旅游预订量占近80%,来自手机客户端的预订人数增长超过100倍。
几乎每次黄金周过后,都会有游客抱怨拥堵、人多等问题,今年的春节黄金周也没有例外。道路上车辆排长龙,景区不仅停车位难寻,有的停车费也猛涨起来;游客爆满,三亚“难下脚”、厦门“人挤人”等“盛况”再次出现。不少游客的春节出游再次成了“囧途”。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分析说,如今,个性化更强、自由度更高的自助游、自驾游成为春节假日的主要出游方式。市民游客更青睐自驾游,导致大家都奔向心仪的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导致国内景区城市冷热不均,热门线路、热门景区再次出现拥堵。这也表明,我国有些景区应对大规模客流的接待能力仍然不足。
如何出游“不闹心”?专家建议,景区在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要做好容纳量实时监控和发布,并通过预售、预约等方式控制游客数量。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因此民众出游要更加理性,考虑环保和时间成本,搜集旅游景区信息,选择短途自驾、错峰出游,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避免拥堵可能带来的困扰。(杨君)
回顾马年春节,靓丽数字的背后也有不少忧虑之处:庙会缺乏文化味儿,国产电影遭遇票房与板砖齐飞的尴尬境地,景区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利益?如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肉串充斥庙会 过节怎么才“有文化”
“我是南方人,这是第一次逛庙会,羊肉串、凉皮、烤红薯等小吃很多,还有不少游戏摊点,套圈、打气枪等项目都蛮好玩的。”在北京工作的李楠今年是第一次留京过春节。从地坛庙会到龙潭庙会再到八大处庙会,李楠连续逛了三天庙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复兴,庙会这个颇有传统民俗色彩的过年方式市场火爆。然而,聚拢了大量人气的庙会却也遭到了不少游客的吐槽。走进北京的庙会,爆肚儿、羊杂汤等传统小吃比较少见,而平时随处可见的烤肉串成了庙会主角,传统民俗表演也不多。六十多岁的“老北京”胡大爷告诉记者:“原来的庙会,品尝传统小吃、观赏特色民俗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在庙会的活动项目越来越‘现代’,与平时逛街没什么区别,传统文化的味道太淡了。”
设置越来越“现代”的庙会屡被诟病商业化痕迹严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分析认为,庙会遭受诟病是市场之手自发调节的结果。商家想赶在此时赚“快钱”,提供同质化商品成为大多数商家的选择,庙会因此缺乏可看的东西,成为各式各样的“民间超市”。要让庙会不失文化特色,应充分发挥政府之手的作用。政府可多支持发展一些公益性文化项目。比如,马年春节应该在庙会上推出一些具有马年特色、普及马文化的文化项目。
不仅春节庙会文化气息寡淡,如今,似乎所有的节日最终都沦为“购物节”,传统节庆活动式微。如何重拾传统文化,让过节变得“有文化”?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建议,在传统文化的重建和恢复中,要提供更有文化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消费内容,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合适载体,让我们找回“乡愁”。政府要注重打造社区公共文化,倡导社区公共活动,重塑日渐破坏的共同文化社区。在选择项目设置时,庙会、景区的管理者则应更多考量文化因素,推出更多兼具经济价值和文化气息的文化产品。
票房与板砖齐飞 “春节档”电影如何更好看
“哪儿是买电影票啊,都快赶上春运了!”说起春节的看电影体验,北京观众杨先生印象深刻。大年初一下午,一走进影院,杨先生就被长长的买票队伍吓到了:“大厅里全是人,售票口排了十几米的队。”无论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成都、宁波等二三线城市,电影院都是人满为患。春节期间,民众观影热潮持续升温。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电影票房高达14.1亿元,观影人次近3900万,放映场次超80万,这些数字宣告了“史上最强春节档”的诞生。
与去年《西游降魔篇》一枝独秀不同,今年春节档是《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的天下。两片取得了合计达10.93亿元的票房成绩,占到春节档票房总量的77%。
像近年来的大多数国产电影一样,春节档期电影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未能逃脱被“拍板砖”的命运。不少观众认为,《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除了炫目的特效之外几乎乏善可陈,拍摄周期只有5天的《爸爸去哪儿》则被认为更像是一期大屏幕综艺节目。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梁振华认为,重视视觉效果和营销手段而忽视影片内容质量的生产模式,是中国式大片的普遍问题,而这种模式如果重复套用,必然会伤害电影艺术。随着电影工业的逐渐成熟和观众欣赏品味的提升,这种模式也将走向衰亡,只有重视影片本身质量,电影才有市场竞争力。
有影评人认为,观众看电影只是为了满足合家欢的消费需求,与全家人打麻将无异。有网友表示,吃饭、打麻将等合家欢的过年习俗已经陈旧,没意思,除了举家旅游这样费钱耗力的活动,过年期间适合全家一起参与的活动不多,尤其是文化活动更少,只能去看电影。魏鹏举认为,这反映了我国当前与节庆相关的文化产品的匮乏。如何提供更加多样、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业内人士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盘剑看来,《爸爸去哪儿》的热映,体现了电影、电视等不同媒介资源之间的融合,是未来文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要不断创新形态,提供新型文化产品,这些跨界资源整合的探索值得鼓励。
旅游成“囧途” 出行怎样“不闹心”
“全家团圆,外出过年”成为今年春节的新时尚。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马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2.31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4.0%;实现旅游收入1263.9亿元,增长16.4%。
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繁荣,与一些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不无关系。旅行社订机票、酒店,私人导游全称陪伴,旅游内容则自由安排……一些旅游机构推出了“私人定制”服务。手机上操作几下,就能实现预定门票、租车等需求,旅游手机客户端的普遍应用,让出游更加便利。携程网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来自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旅游预订量占近80%,来自手机客户端的预订人数增长超过100倍。
几乎每次黄金周过后,都会有游客抱怨拥堵、人多等问题,今年的春节黄金周也没有例外。道路上车辆排长龙,景区不仅停车位难寻,有的停车费也猛涨起来;游客爆满,三亚“难下脚”、厦门“人挤人”等“盛况”再次出现。不少游客的春节出游再次成了“囧途”。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分析说,如今,个性化更强、自由度更高的自助游、自驾游成为春节假日的主要出游方式。市民游客更青睐自驾游,导致大家都奔向心仪的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导致国内景区城市冷热不均,热门线路、热门景区再次出现拥堵。这也表明,我国有些景区应对大规模客流的接待能力仍然不足。
如何出游“不闹心”?专家建议,景区在提高承载能力的同时,要做好容纳量实时监控和发布,并通过预售、预约等方式控制游客数量。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因此民众出游要更加理性,考虑环保和时间成本,搜集旅游景区信息,选择短途自驾、错峰出游,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避免拥堵可能带来的困扰。(杨君)
编辑:施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