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旅游频道旅游观察-正文
旅游商品系列谈: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需多方努力
//www.workercn.cn2015-03-1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在有关2015年春节长假的报道中,中国游客“席卷”日本、新加坡、西班牙、洛杉矶等地,在当地形成“购物潮”,使一些商场销售额创纪录的新闻屡见不鲜。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游客在国内市场或是别无选择买一点儿,或是干脆不买。同时,一些经营旅游商品的企业也在埋怨销售如何难、游客如何挑剔、品牌如何难以塑造等。
  作为一个旅游商品专家,最痛心的事是,在国内旅游商品市场上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假货、劣质货,没良心的价格,胡编滥造的传统文化。
  例如,假冒世界著名品牌的服装,翻开细看,缝线歪七扭八,竟也是以数百元价格销售,真丝制品不含丝,一些绣品明明是机绣却按手工绣的价格销售。
  例如,工厂里做的仿古玉雕,很多出厂价只有几十到几百元,但被一些人按照出土的真品销售,售价动辄几千甚至数万元。完全不含大漆的铸漆制品,冒充手工雕漆制品以高出十几倍的价格销售。成批机雕却冒充手工木雕,按照手工雕刻价格销售。冠以各种名义的纯银,实则含银量极低,但以纯银价格卖给游客。
  再如,陈年的大枣被洗过后作为新枣销售。名义上是某某果片实则只是糖片。糖“蜂蜜”冒充野生蜂蜜高价销售。某某果实粉几乎全是糊精制成。
  曾有朋友打电话问笔者,想买套真紫砂茶具送家里老人,旁边几家店哪家是真的。笔者介绍了一个紫砂专家教了他几个鉴别紫砂的方法。一会儿朋友回电话说:“无一真货。”
  在某珍珠市场,看到人们都在买珍珠制品。笔者刚刚拿起一串珍珠项链习惯性地试了一下。销售人员赶紧对笔者小声说:“您懂!您别试了,这是仿的。您要真的,请到后面来。”
  今年年初,国家旅游局提出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地点不仅仅是几个旅游购物店,尤其在散客逐渐成为旅游人群的主力时,一座座城市都是旅游商品市场。因此规范旅游商品秩序就成了与多个政府部门相关,但又很难的事。
  有人问笔者:“相关规定很多,有关部门也很多。总不能天天去漫无目的检查吧。”解决办法也是有的,例如陕西的袁家村把经营者的发誓承诺挂牌出来,马嵬驿则通过将一条条商业街的商户组成行之有效的自律商会,这些朴实的陕西农民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多少部门头疼的问题。
  其实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游客吃到真的,买到真的,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他们在用心,用爱心、善心、诚心去规范市场秩序。
  后来,有企业也看中了马嵬驿的巨大客流,提出收购这个旅游目的地,但被马嵬驿的经营者拒绝了。之后发现这家国有企业具体负责文化商品开发公司的总经理,是花钱从“文凭工厂”学出的博士。真是万幸,马嵬驿没有被他们收购。
  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在安徽的蚌埠,主管部门正在推动建设规模巨大的仿古玉传承创新产业园。通过产业园将制作精美价格合适的仿古玉明示给八方游客。北京也在总结几年来“北京礼物”规范管理的经验,正在推出进一步发展“北京礼物”,扩大品种范围,增加门店数量和覆盖范围的规划。山东省泰安市旅游部门经过多年努力,出台了桃木雕刻等行业标准。
  当然,游客也需要尽可能地助推旅游商品市场的规范。现在,客观上存在着异地购物投诉处理时间长、手续繁琐等问题,另一方面游客也普遍主观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旅游中购物上当习以为常”,“少买东西,少上当”。经营者的违规成本低,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督,游客忍受被骗三方因素交织在一起,反而更加纵容了市场的无序。经营者用诚信之心去经营,监管之人用爱民之心去监督,游客以爱己、爱人之心站出来,旅游商品市场秩序才会逐步规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