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乱丢垃圾、争抢座位、排队加塞、当众脱鞋,吃自助餐大手大脚浪费食物,为拍照留影踩踏雕塑、园林,飞机未停稳就起身拿行李、开手机……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加入旅游行列的时候,这些缺乏公共道德的举动越来越被诟病。
●不文明行为,让人无奈又痛心
说起国内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有7年带团经验的重庆假日国际旅行社导游陈建波深有感触。最令他痛心的是,位于川西贡嘎山下的海螺沟红石滩上游客留下的“到此一游”还在增加。
海螺沟红石滩有“世界红石公园”的美誉,这里石头上生长的呈铁锈红的物质是一种极稀有的藻类,它只能在高山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很好的情况下才能生存。这样的地质奇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但不少“好事者”忍不住在红石上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让人无奈又痛心。
陈建波说,在一次带团游览海螺沟千年冰川峡谷过程中,一对中年夫妻看到一块悬挂的大冰柱,竟用小刀使劲击打,准备带走。后来在其他游客的制止下,这对夫妻才很不情愿地收手。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参观接待部部长任渝也向记者“吐槽”,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景区,个别游客占据长椅蒙头大睡,或者吃零食乱丢一地垃圾。
“在夏天,有些人穿着背心、拖鞋,甚至光着膀子就进入博物馆,似乎是专门来纳凉的。”任渝说,这不仅不雅观,也是对其他人和纪念馆严肃氛围的不尊重,“纪念馆特意为参观者准备了更换的鞋套,旅游高峰期,有时一天要使用近千个鞋套。还有个别着装暴露的女士,我们会提醒穿上合适的外套方能入内。”她希望游客参观前仔细阅读“参观须知”,自觉遵守博物馆的规定。
●旅游文明反映国民素质
陋习一旦走出家门,走在旅游途中,变得那么醒目。是人们都不会吃饭、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了吗?到底是缺了什么?
一位旅游业人士说,目前对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认识,不少观点停留在“影响国家形象”,仍把对面子的重视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原因和结果倒置,无疑忽略了对不文明行为根源的追溯和切割。
只有正确分析游客不文明现象产生的根源,才能找到根治的药方。“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这些都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可有些人就是不愿遵守。”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院长赵小鲁表示,不文明旅游现象,从根本上说反映出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将不文明行为单单与旅游挂钩于事无补,“在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这不仅是旅游的问题,还是国民素质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包括一些教育问题。”
●文明旅游需要文明的氛围
引导文明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文明旅游要从生活本身的文明行为做起,不能只喊口号。”赵小鲁说,国内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景区文明应同步提高。目前有些景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景区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还有些景区缺乏科学规划,停车场、卫生间、垃圾桶等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拥挤堵塞、人满为患,景区自身不文明现象也会引发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产生。
在中国较大的旅游客源地广州,广之旅旅行社市场推广中心总经理温前告诉记者,针对游客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旅行社更应带头倡导文明旅游;在出行前要向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相关风俗习惯、文明旅游要求,引导游客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在出游过程中加强对游客传达文明出行的观念,反复提醒、劝导游客,尽可能避免游客因文化、民俗差异问题而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业内人士提出,除旅游业相关人员的引导外,游客本身的文明出行意识提升也尤为重要,建议有关部门拍摄倡导文明出游的公益宣传短片在各类媒体播出,印制各类倡导文明出游资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枢纽平台上派发;在学校教育中,也应增加文明出游的教育内容,使游客从小形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没有文人骚客各具风格的‘到此一游’,也不会有今天的各种碑林和名山题刻。关键在于刻在哪里”,赵小鲁说,不久前,四川蜀南竹海景区专门开设了一片游客刻字纪念林,如夫妻刻字林、情侣刻字林、家庭刻字林、朋友刻字林等。据了解,两个月后,景区乱刻现象减少了八成。“这说明,如果景区能在一味指责游客素质低之余另辟蹊径,在尊重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上,加一些变通式柔性管理,不文明变文明,也许并没那么难。”
●旅游空间要大家维护
广东中旅新闻发言人王坚在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的旅游不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行程,而是享受一个文化的过程,我国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在给游客提供一个好的旅游空间的同时,也需要大家共同的尊重和维护。实践证明,入乡随俗的游玩能够给游客带来最好的感受,想要宾主尽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是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旅行社方面,应详细告知游客相关注意事项,提示游客在出游前仔细阅读出团说明书,以及在旅程中,听从导游的建议。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国家,我国民族风俗文化丰富,宗教文化多彩悠长。选择自由行的游客,不妨在出行前了解一下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禁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