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诸葛武侯墓被世人称为武侯墓,坐落在陕西汉中勉县的定军山西北脚下,初建于公元234年,陵园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
武侯墓、祠古迹中,建筑布局、地理特点、墓冢位置等与诸葛亮生平业绩有关,又与宗教文化相联。诸葛亮生命的最后八年是在汉中度过的,这是武侯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诸葛亮在此选择墓地的主要原因。墓地选择于此,既有彰显诸葛亮五次北伐的作用,又有纪念他在定军山下教兵演武、推演八卦阵之意,同时也寄托了他生前收复中原、兴复汉室的愿望。从地理位置上看,定军山下武侯墓区地貌呈现沟梁相间的“九岭十八坡”①。如九条巨龙,从四面汇聚于墓地,拱围着苍松翠柏的武侯息栖之地,所以有“九龙捧圣”之②佳誉。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赠谥为“忠武侯”③。因为武的本意为“征战示威”,寄托着蜀汉朝庭的希望——通过诸葛亮“耀武”,而统一全国。为褒扬诸葛亮“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的神威”④,人们尊称他的安息地为“武侯墓”。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武侯墓前土岗三层,从定军山向西叠浪而下三里许至此,故称“三台书案”⑤,形成了武侯墓的特殊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前有书案梁后有笔峰山,左为土地岭,右为武山坡,四山“苍松翠柏,攒蔚川阜”⑥。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的武侯墓座西向东(东偏北15°),三院并连,历经各代维修,现存庙宇系清嘉庆七年(1802年)大修后的规模与风格。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都御史兰璋认为祠在定军山,每年祭祀要涉汉江行走十余里路,多有不便,于是上奏朝廷,建议在昔日诸葛亮的行营相府阳平另建一处新祠(即现在武侯祠)。新祠建立后,定军山下墓前的祠宇并未废弃,为使名称不重复,便更名为武侯墓。就这样祠与墓分别坐落在汉江两岸,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从武侯墓现存建筑物来看,墓地平面建筑组合对称,山门、拜殿、大殿、坟亭、墓冢、崇圣祠、东西厢房、南北道院均以中轴线为贯穿。武侯祠的建筑坐南朝北,将钟楼、鼓楼方位变换(钟楼在西、鼓楼在东),有取意诸葛亮至死不忘北伐曹魏、统一汉室之意。从五方宗教学看,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传统方位观念中,南方为尊,为吉祥之方。所以南方有与五色(黄、青、白、赤、黑)中的赤色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为相似概念。就是说武侯墓地北临汉水,南依定军山,表达了诸葛亮对先主的敬重,有借风水宝地让蜀汉政权获得吉祥如意之意。
二、建筑布局与空间环境
从墓、祠的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上看,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和谐,建筑布局又相当科学,集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理论学、美学于一体,这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我国早在商朝,按南北中轴线布置,到了汉朝这些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侯墓祠因朝廷下诏修建,所以采用了“前朝后寝”⑦的帝王宫殿式布局。在葬俗和建筑形制上,又严格应用了我国传统工艺,有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建筑物和坟在一条中轴线,左右厢房对称,南、北道院又在其中。这种对称建筑与自然环境显的和谐统一,给人们以感官的愉快和情操的陶冶。建筑的实体,由多个部分组成,如门、窗、壁、楼等,这些建筑物件相互包围、分割、联通和支撑以形成实体,同时又分出大小、高低、内外明暗不同的空间。实体和空间,共同组成建筑的整体。因祭祀功能的需求,祭祀的建筑从此由野外的坟、坛、袥进入了有顶的庙宇,并且,因祭祀仪式的分工专门化和古代人视死如生的观念,演变为寝殿、献殿和坟亭的组合群体,使祠祀的坟、坛、袥与庙宇浑然一体,祭祀时,燃一柱香,使人的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微妙的变化,形成天人妙合的境界。同时又产生了综合功能,形成商业、集会、宗教、踏青、社交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墓区园林。这样,祠庙在布局上呈现出特有的宗教与世俗共存的双重性,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山水美学观,突出了“意”和“境”的有机组合。这种意境,就是东方人观念中的人性美、艺术美、自然美。《论语》里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认为水性活泼流动,表示人在千变万化的现实处境可以随遇而水,不沾不滞;山则显示人的内心沉静稳定,不仅临危不乱而且安之若素。风景环境的规划设计所表现的“有(实)”是手段,达到视觉空间的“无”才是目的,也就是说,风景环境规划设计的追求是以“有”求“无”,这个“无”又是以“有”为前堤。这种“有”与“无”的结合,是把“人—工程—自然”⑧的统一视为工程的立体意识,是一种超越环境意识之上的宏观的自然观念,这就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武侯祠墓风景园林通过以简求繁的手段,表现了含蓄之美、空灵之美,就像我国的古诗一样,不求赘述,专求意象和清空,以简洁数言统万形。南朝文学家钟嵘,唐末诗人空园,都认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⑨才是美的所在。后来风景园林美的妙悟与神韵就是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武侯祠墓还融合了“道”与“玄”这样一些哲学概念。同历代许多风景园林一样,武侯墓祠的布局和建设体现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低错落、层层借景、阴阳对比、曲直相衡、静动相间、有止有进、经营分割、连续不断的特点,一隅一角,一景一物,都显示出构思的幽妙和相互的合谐。
三、综合布局与古代官式建筑
祠墓的建筑布局属古代官式建筑。为了适应皇室规范,建筑布局讲究中轴线,规整对称,是典型的儒家建筑布局。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即今勉县),这是墓区建筑的最早记载。此后历代屡有修葺,规模大者为唐、明、清三朝,今祠墓建筑系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的建筑规模。《水经注》载“诸葛亮之死,遗命葬于其山……,唯深松柏茂,攒蔚川阜,莫知墓茔所在”。武侯墓所处的定军山一带是驰名中外的古战场,这里古木参天,景色宜人,久负盛名。有黄忠斩夏侯渊的“斩将桥”,有诸葛亮“屯兵盈万”的“仰天洼”;有推演八阵图的“高坪故垒”,有用来抵挡敌箭的“遮箭牌”,还有“八角琉璃井”等遗址。因为这个地方是诸葛亮生活多年的地方,所以蜀汉朝廷遵照他的遗命葬于定军山下。《周礼?春官?冢人》载: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丘是王公之坟,封是诸臣之坟,坟堆的大小取决爵位的高低。《白虎通义尸崩薨》载:“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至于庶人,不封树”。《祠墓古柏记》载“诸葛亮终年五十四岁,故当时在墓的周围植翠柏五十四株,以喻诸葛亮在生之年”。翠柏枝叶茂盛,万古长青,不畏严寒,傲然挺立,为忠魂千古之喻,喻诸葛亮“生为兴刘尊汉室,死犹护蜀葬军山”⑩的冲天豪气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高风亮节,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墓区现存汉柏22株,高大茂盛,长势良好,直径1米以上,高30米,树冠11米左右。《忠武侯祠墓志》载:“武侯祠与墓多古柏,祠凡六十四株,墓凡五十四株……。合抱者,相传为蜀汉炎兴元年所植……。居民不敢樵采,兵寇不敢剪伤”。武侯祠墓在历史上又以古柏闻名,武侯墓祠古柏,质属油柏,为裸子植物亚门的常绿乔木,叶小呈鳞形密贴枝上,交互对生。墓旁植柏为汉民族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柏树长青,不仅寄托了后人对先辈的哀思,也喻避邪之意。相传秦穆公时,有人在墓地挖出一兽,似羊,准备上献,途遇二童子,说此兽名蛆(音袄),常在地下吃死人脑,你们若想防止媪吃人脑,用柏树枝东南方向插在墓上便行。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秦人首先开始了墓上植柏,至秦汉时期逐步在大中型陵墓上和陵区内植柏。武侯墓区四周有茂盛的山林。传统观念认为树林能护佑“风水”,使后代子孙繁衍、安居乐业。现代科学证明,树林含有非常的阴离子(或称负离子,它带有负电荷),它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它是空气里的维生素,“大气中的长寿素” 。
综上所述,武侯墓地北临汉江,南依定军山,正南面北,既表达了朝臣对先主的敬重,又有借此风水宝地能让蜀汉政权获得吉祥如意之意。我国地处北半球,绝大部分陆地在北回归线以内,从五方学看,北方属水,中方属土。1、古代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帝王座北面南,北就是“上”,而坐在南边群臣则为卑下,南就称下了。武侯墓祠大门坐南朝北方向,以示诸葛亮生前面北朝王卜死后也永远保持臣子的忠心,永远朝王,万世不断。2、武侯墓祠的古柏在历史上也很闻名。墓祠植柏树,寄托了后人对先辈的哀思,又有避邪之意。3、建筑形式,采用帝王宫殿形制:前朝后寝。4、从葬俗和建筑形看,严格应用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与工艺,有自己的中轴线,中轴线左右对称,建筑和坟在一条中轴线,是大自然和谐美的形象表现。5、又因宗教祭祀功能的需求,建筑物有了祭祀仪式分工,寝殿、献殿、坟亭等各有不同作用,人们在行祭祀之时,因场合环境的不同,心灵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才形成上达于天、天人妙合的情绪和感觉。由于人们长期的祭祀凭吊,武侯墓祠逐步形成了庙会的综合功能,千百年来,每年清明,人们来此朝山进香,踏青春游,交流货物,盛况不衰,日夜鼎沸。
注释:①、②欧德录《定军山下话武侯》第164页。
③、④《三国志集解》。
⑤、清《忠武侯祠墓志》
⑥《水经注》
⑦、 王炜、陈丽芳《揭开风水之谜》福建科技出版社,第144页、131页。
⑧、⑨浙江省《风景名胜》1996年第11期。
⑩、李世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