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王康健:创新其实无处不在
//www.workercn.cn2014-01-1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1月11日,54岁的宝钢工人王康健走上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领取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证书。在轧钢一线摸爬滚打31年,他用自己创造的29项专利和87个技术秘密证明: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创新也不仅局限在科研机构,创新其实无处不在。

  1979年,王康健中专毕业后进入宝钢后,就没有离开过轧钢台。“记得刚进厂那几年,我发现生产中经常出现乳化液造成的斑迹问题,产生大量次品,于是萌生了改造生产工艺的念头。”王康健回忆说:“厂里对我的创新想法,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方面,派我到德国学习;另一方面,让我牵头成立了技术改造小组,经过5年努力,问题顺利解决,改进后的工艺还获得5项国家专利认证,这是我在创新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从此,王康健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一发而不可收。轧钢台和生产车间,成了王康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广阔舞台。带钢轧后钢卷锈蚀、异物压入、擦划伤、振动痕……一个个难题,在王康健的巧手中成为“一线创新”的创新点。

  在诸多技术发明中,最让王康健引以自豪的就是此次获奖的“高速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系统”。冷连轧整个生产线有1公里长,机组生产运行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可以达到30米,一旦带钢表面出现缺陷,必须及时发现并处理,否则就会造成生产中断。王康健与同事从2002年开始联合攻关,经历6年时间获得成功,自动检测缺陷准确率达到100%。这个项目产生了10个专利、12个技术秘密。目前,该系统已在6条冷轧生产线上推广应用,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1.1亿元。这套系统不但可以检测带钢,在造纸和纺织领域也同样具有推广价值。

  “不要因为自己只是个普通工人,就放弃梦想。”王康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信条:“再小的岗位,只要努力发展,也一样能大有作为。”

  (原文发表于2010年1月12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