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平凡岗位铸就精彩人生——记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杨建华
//www.workercn.cn2014-01-10来源: 辽宁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方平凡的舞台———脚踏实地、不断超越才能书写精彩

  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走向中国科学技术界最高领奖台,杨建华跋涉了整整39年。这39年,杨建华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个普通工人不断跨越的历史,诠释了平凡的岗位也可成就不平凡事业的真理。

  与杨建华一起工作了30年的高级技师王守明说,从初出茅庐到年过半百,杨建华不变的是敬业之心。

  诚然,铆工作业是粉尘与烟气交织,噪声携焊花共舞。但是,杨建华认准了一个理:既然人生的追求与祖国的事业和企业的发展早已融为一体,就应该让真诚的眷爱释放出奉献的无穷能量。

  “舞台可以简陋,演出必须精彩;岗位可以平凡,追求必须崇高”——— 这是杨建华写给自己的座右铭。

  为了实现理想,杨建华把青春和汗水,全都奉献给了他心爱的事业,初中只念了一年的他曾经不分昼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学技术,晚上在家学展开、放样等基本功,早上提前到厂练习电焊、铆工等技术。一本从师傅那里弄来的铆工技术书,被他翻烂了,他根据书上图形做出的纸模型装了几麻袋。之后他又啃起了更难的《铆工工艺学》。几年下来,这本书愣是被他吃进脑子里。随便提出一个要点,他就知道在哪一页。厂里搞技术理论大赛,杨建华总是满分。“大学里没有铆工专业,有的话,建华绝对够格儿。”工友们说。

  在日常的工作中,他用超乎常人的细心对待每个工作细节,随身的一个小本子成了他的宝贝,详细记录着问题及解决方式,过段时间还系统地加以整理,几十年下来,本子放了整整一个抽屉,足有上百万字。

  厚积薄发,杨建华成为沈鼓一流的铆工,一种非常复杂的流线体结构件,杨建华只做一次就能成型;散落一地的工件,他看一眼图纸,脑子里就能形成三维图像,并能准确地预见到从哪里“下手”最省时、省力。

  一次与德国西门子的合作中,杨建华没有迷信对方的图纸,仔细研究后发现存在严重的错误,并用自制工装一一进行了创新,顺利解决数十道难题,创造出短生产周期的历史纪录,傲慢的德国专家由衷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有人统计了一下,现在一年当中,杨建华所做的各项工艺革新大大小小足有数百次。

  身为企业的“技术大拿”,杨建华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但他从未懈怠过,身为党员的杨建华深知以身作则的真谛,与苦累作对、跟难事叫板,杨建华总是冲在最前面。

  风机进气箱生产告急时,杨建华独自承担了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从冒险登高作业,到钻进箱体内拼装,甚至是一只手托住几十公斤重的部件,再腾出一只手点焊固定。一天工作结束,腰酸腿痛手臂无力,眼睛被弧光打得又红又肿,难以入睡。最终,他提前两天拿下了两台进气箱的生产任务。

  1999年,沈鼓的“宝贝”——— 一台德国进口的非常昂贵的动平衡机,出现严重故障。来维修的德国专家一开口就要300万马克的维修费,而且要6个月的维修时间。这等于发布了一张判决书:沈鼓半年之内所有产品无法出厂,将蒙受失去信誉、市场和效益的巨大损失。领导果断决定:我们自己修!杨建华和3名同伴临危受命,挑起了修复钢结构件的重担。杨建华和工友们用千斤顶、瓦斯枪、木头垫等接近原始的工具干起了绣花般的活。连续奋战20天后,洋机器终于在中国工人的“土方儿”下复活了。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