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翟赫」12连降之后,自主品牌迎来了4 连升。根据中汽协公布的2014年11月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11月销量共计72.6万辆,环比增长7.46% ,同比增长5.47% ,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9%.这一占有率比今年10月提升了1.36% ,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31%.与此同时,J.D.Power 新车质量研究数据报告表明,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这对于自主品脾的“止跌回升”也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自2011年起已连续4 年追近国际品牌,到今年为止已缩小至36个PP100.而尽管自主品牌原有的品牌影响力薄弱、产品线布局不足等问题并没有消除,面对合资品牌不断下探的市场形势也依然严峻,但12连降之后的“触底反弹”至少说明自主品牌在逆境中仍然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认为,对于基础薄弱的自主品牌而言,质量就是生命线。它代表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造业成本和产品溢价力。
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与跨国企业相比,质量的差距虽有缩小,但依然是很明显的,J.D.Power36 个PP100 足以说明问题。而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原因中,研发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滞后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赵福全呼吁,对于规模偏小、资源有限的自主品牌而言,要建立和不断提升正规的开发能力、试验验证能力,理应积极合作、联合闯关。通过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间、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构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集聚合力、形成规模效应。
他认为,新一轮汽车市场竞争将是产品“即好又便宜”的较量,单纯的“低价”路线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所以如何走出自主品牌的质量突围之路,也就关乎着本土汽车企业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