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新型城镇化:那些老路不能再走
代表委员建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那些老路不能再走
在陕西西安德发长饺子馆工作9年的农民工代表胡春霞说,她的徒弟们现在遍布全国。他们辞职后大多去了大城市发展,跟她聊天的时候却常常抱怨——所在城市整天在搞建设,乱糟糟的;不管工资高低,普遍感觉对所在城市没有归属感。
“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呈加速态势,以常住人口计算,去年城镇化率达到53%,按照这个口径,我们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
尽管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胡春霞徒弟们的抱怨还是暴露出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称,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此,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赞同,新型城镇化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规划差:大拆大建
香港纺织商会副会长颜宝铃代表说,在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城镇化率,有不少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形象工程,大兴土木,只顾修建高楼和别墅,忽视了产业的发展和支撑。
高美琴委员对此表示认同,城镇化绝不是盖几栋房子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与产业规划协同进行。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区委书记毕于瑞代表则认为,不能单纯追求土地的城镇化、房地产化。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徐秋芳代表认为,新型城镇化不能以追求数量和进度为导向,应该让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镇协调发展,并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
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大拆大建已经在代表委员们中达成共识。但是,合理的建设还是必要的,建设的钱从哪里来呢?厉以宁表示,靠卖地维持地方财政的老路不能再走下去。解决城镇化的资金来源问题有三条路径:一是,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明确中央与各级地方财政的关系。未来既然要让地方做事,就应该有相应的经费;二是,中央与地方都应该压缩经费,把钱用在更有效的地方;三是,可以借鉴澳洲城市化建设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建立城市公共建设基金,由地方财政和各大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然后发行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的公共投资基金券,通过利息和分红方式回馈市场。
编辑:张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