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抗战时李庄曾接纳同济大学 公共建筑悉数腾出供使用
//www.workercn.cn2015-08-17来源: 成都商报 
分享到: 更多

  慧光寺

  300余同济师生加入“十万青年十万军”

  7月的慧光寺,正在修葺中,僧尼们为即将到来的重大佛事忙碌着。这里是尹家祠堂改建的湖广会馆,曾供奉大禹,也称禹王宫,同时也是同济大学2001年授牌的“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70多年前,后厢房的方丈室,曾经是同济三任校长的校长室,如今供着达摩祖师面壁图的墙面,那时贴的是爱因斯坦像。

  1944年冬的一天,当时的慧光寺还叫禹王宫,一场大会正在举行,正殿上两边柱子分别写着“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当年日军占领贵州独山,威胁陪都重庆,时局危急。1944年秋开始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不可避免地感染李庄人。

  据同济学子蔡祖欢回忆,同济大学教务长蔡其恕发表动员演讲后,德国留学归来的工学博士杨宝琳教授第一个上台报名参军。教务长的两个侄子,蔡祖欢和蔡祖德亦同时报名。同济全校总人数2423人,有师生近700人报名,最终365人入选从军。

  跟随傅斯年多年的侄子傅乐德也在此列。傅斯年去信勉励,“你这次从军,实在的好事……只盼中国在你们这一代的手中,成一个近代的安乐国家”。

  刚从同济附属工业高中毕业的罗萼芬,瞒着父亲报了名。罗南陔得知后,反倒手书“国难当头、吾儿从军……”以示嘉许。

  1945年1月20日,同济学子参加青年远征军203师开赴四川泸县受训。当年8月迎来抗战胜利,十万学生军未及投入前线,全部复员。罗萼芬没能上到战场,便回到故乡。

  前有中研院史语所吴金鼎等人投笔从戎,后有同济学子慷慨从军,印证了学人蛰居李庄但并不畏死的义气。正如胡适所倡导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真正救国的预备在于把自己造成有用的人才”。事实上,同济大学师生最大的义务不在从军,而在“医工救国”、“教育兴邦”。比如同济毕业生大批进入军工制造业,在战时有“十军工、九同济”之称。

  胜利之日,也是相濡以沫而相忘于江湖之时。1946年10月,小火轮“长远号”离开李庄,带走了“下江人”,也带走了罗南陔的亲人。同济回迁上海,中研院回迁南京,罗的九女儿罗筱蕖、外侄女张素萱从此随着夫君逯钦立、李光涛一路远行。

  一段历史就此落幕。正如教育家罗家伦在《炸弹下长大的中央大学》所说,“敌人的称强,不是一方面,而是多方面促成的……我们抗日不只是我国的兵找着敌人的兵来抗。而且,要我国的农找着敌人的农来抗,工找着敌人的工来抗,商找着敌人的商来抗,学校找着敌人的学校来抗。”

  前方的将士在抗日,李庄何尝不是,李庄的乡绅们、先生们、乡亲们各尽本分、各司其职,促成了一段传奇。李庄,也写下了抗战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页。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