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为何不让无人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专家:有碰撞危险(图)
//www.workercn.cn2015-08-26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更多

资料图:翼龙无人机

  微博上的一篇名为“只能卡车拖着走:大阅兵无人机编队飞过天安门是不可能的任务”的文章25日引发关注。文章称,23日上午举行阅兵彩排时,地面方阵中展示了我军现役的三种国产无人机,而这些无人机都是以卡车搭载的方式通过天安门的。这就引发网友的疑问,无人机为何不能以编队形式加入空中梯队?无人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到底有多难?中国无人机编队飞行的技术又发展到什么水准了呢?

  无人机为何被拖车拉着走

  这篇微博文章称,这三种无人机,均使用卡车装载,混编在其他地面装备的方队中,通过天安门广场。这三种无人机分别是国产GJ-1中型长航时无人机(“翼龙”改进型)、BZK-005长航远程无人机以及250公斤级的JWP02型中程通用无人机。

  为何中国无人机不能飞着受阅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世界范围内,无人机参加阅兵都是以车载方式,拖着进行检阅,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无人机以编队形式从空中参加阅兵。因为无人机的密集编队技术很难实现,到目前为止,各国的无人机编队技术尚处于验证和试验阶段,现役无人机不具备密集编队能力。

  据这名专家介绍,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无人机编队技术。但目前,尚未运用于服役的无人机上。相对于单架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编队飞行复杂得多,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首先是编队飞行控制技术,这涉及比较复杂的控制理论。其次,无人机之间的位置检测与防撞技术。针对密集编队队形,需要更精确的导航定位信息。目前无人机广泛采用GPS与惯性导航结合的组合导航技术,使得无人机的飞行精度大约控制在10米左右,而密集编队则需要达到分米级的技术。如果进一步提高精度,就要采用差分GPS、雷达、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当无人机受到扰动或处于转弯机动过程中,特别是高速无人机,有发生碰撞的危险,如何做好防撞,也是无人机编队飞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第三,无人机编队需要解决信息交互问题,编队飞行中既有无人机之间的通信,也有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如何协调好这之间的交互也是一个大问题。此外,还涉及航迹规划、队形初始编成、编队队形策略、无人机失效时队形的重构、密集编队飞行的空气动力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这名专家表示,在实验条件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无人机的编队飞行,但是如果将这些技术用在已服役的无人机上,就需要进行较大改装,而且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没必要让无人机编队飞着通过天安门上空,如果让无人机一架一架飞过,由于无人机的体型较小,其观赏效果也不好。

  无人机编队有实战价值吗

  对于让无人机编队飞行接受检阅的问题,有网友认为是“花架子”,毫无意义。但实际上,无人机编队飞行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是无人机大型化、智能化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理论上讲,有人驾驶飞机编队带来的优势同样适合无人机编队。例如, 编队飞行可以扩大侦察和搜索范围,通过调整相机的安装角度,编队飞行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全方位立体拍照,提高信息逼真度。编队飞行可以提高无人机的整体突防和作战效率。多架飞机采用一定的编队飞行,在执行任务时的成功率和抗突发事件能力较高。多架无人攻击机编队飞行还可提高命中率。对战斗机而言,多架飞机编队飞行可以同时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目标进行全方位攻击,扩大攻击范围,提高杀伤力和命中率,可以同时对多个敌方目标实施攻击,扰乱敌防空体系,提高战斗的时效性,无人攻击机亦然。此外,密集编队飞行可提高飞行效率,降低油耗。专家认为,无人机密集编队技术的一个重要现实意义在于,为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奠定基础,这对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尤为重要。

  不过专家认为,由于众多因素导致在相当长时间内,无人机编队技术的需求并不迫切。而近几年随着无人机大型化、喷气化,同时运用领域增多,才让无人机编队技术的研究逐渐热门起来。

  中国无人机编队技术不落后

  专家介绍,通过近些年的研究验证,各国也都在无人机编队技术上实现了一些突破。例如,2012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完成了两架改进型“全球鹰”无人机的近距编队飞行测试工作,以验证该型无人机的空中自主互助加油技术。2014年,法国达索公司公布的视频表明,一架“神经元”无人机成功实现与有人驾驶的“阵风”战斗机和一架公务机编队飞行。

  中国在无人机编队技术方面并不落后。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试验。其实验表明,能够确保无人机在30米内的密集编队飞行。2014年11月举行的首届军事训练器材和先进技术展上展出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能够实现三机编队飞行。在编队飞行中,各无人直升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使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也可以利用飞行控制技术精确操纵无人直升机编队飞行或实现队形自由变换。今年年初,央视曾报道称,“翼龙”无人机实现了首次编队飞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本报记者 刘 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