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社会频道暖新闻-正文
父亲做好事不留真名 养女用打工钱帮扶老兵
//www.workercn.cn2017-06-23 14:05:35来源: 齐鲁晚报
分享到: 更多

  邵建波一直热心公益。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52岁的邵建波因为多次做好事不留真实姓名,只留下一面小红旗,而被人称为“旗帜哥”。他平常除了经营企业之外,用上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去做善事。他不光经常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捐款捐物,还非常关注军人群体。在他的精神感召下,他在汶川地震中收养的养女杨雅舒也“女承父志”,踏上了公益之路。

  本报记者 王志强 李榕   

  资助无臂少年

  还关注抗战老兵

  邵建波现任德州乾超兄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文化产业分会执行会长,曾被评为“中国好人”。三十余年来,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德州和全国各地匿名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旗帜哥”“美丽中国”“梅先生”和“一微尘”等都是邵建波用来捐款捐物的名字。

  很多人的命运因邵建波而改变。比如程玉云。1994年的一天,邵建波从《金陵晚报》上得知了一个无臂少年程玉云的悲惨境遇:小时被高压电打断了双臂,父亲治病欠下4000多元的药费,家中生活十分困难。邵建波从街上买了一些学习用品,从银行取出5000元钱,冒着大雨赶到程玉云家中。小玉云天资聪颖,意志坚强,她会用嘴咬笔写字,用脚包饺子,让邵建波特别感动,当即替她父母还清了债务,并表示承担小玉云以后上学的费用及生活费。

  另外,邵建波还关注军人群体。他曾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发起了寻找抗战老兵的活动,为老兵送去慰问品,还给生活困难的老兵后人送去种兔、种羊等能致富的项目,每年的八一节前还发起向军人致敬的活动。

  为报救命之恩

  踏上了公益之路

  邵建波之所以热心公益事业,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事情还得从46年前说起,那是7月的一天,天热得正紧,走在南京市太平门附近的大斜坡上,邵建波正过马路,一辆大卡车从高处快速地向他冲过来,邵建波吓蒙了,愣在原地。眼看他快被卡车撞上,突然有人猛地冲过来,将他抱到怀里打了个滚。卡车呼啸而去,那人将邵建波扶起来,摸了摸他的头,嘱咐了几句话,便转身离开了。吓坏了的邵建波只记得救他的人穿着军装。为报救命之恩,从那时开始,邵建波和他的父母就开始寻找这位恩人,可是一直没有找到。

  1965年出生于浙江瑞安农村的邵建波,自幼随父母在南京长大。15岁那年,邵建波开始经商,卖大米、做服装、经营汽摩配件……只要是可以赚钱的行业,他几乎全部做过。最终靠着聪明的头脑和勤奋工作,邵建波在生意场上获得了成功。事业有成后,邵建波开始更大范围地寻找恩人。

  他尝试过各种途径,发寻人启事、联系部队、托朋友打听,甚至还登上了央视的寻人栏目。可是,46年来他却一直未能如愿。他记着母亲说过的话——“命是好人救的,咱要用一生去回报好人。”找不到恩人,邵建波便开始踏上公益之路,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报答这位解放军的方式。一直以来,他捐钱、捐物,助残扶弱,还替别人完成心愿、实现梦想。

  父女俩均当选

  感动德州十大人物

  邵建波不光自己做公益,在他的影响之下,他的养女杨雅舒也跟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7年,杨雅舒出生在云南四川交界的大山深处,家境贫穷,小学未读完,便辍学在家。更为不幸的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幸存下来的她成了孤儿。邵建波了解到这个苦命孩子的境遇后收养了她,将这个瘦弱的孩子带出了大山,让她重归校园。 

  杨雅舒说,小时候,总看见邵爸爸拿钱帮助别人,她有些不理解。但是,慢慢地她明白了帮助别人的快乐,爱心的种子在她的心里生了根。她暗下决心,要像养父帮助她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高中开始,杨雅舒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演出,勤工俭学,用打工所得帮扶困难抗战老兵、孤残儿童和失独妈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016年度感动德州十大人物揭晓,20岁的杨雅舒榜上有名。而她的养父邵建波则恰恰是2015年度感动德州十大人物之一。父女俩先后当选感动德州人物,这在德州市还是首例。“如果有一天我老了,走不动了,就让杨雅舒来继续走我的公益路。”邵建波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右侧

重庆开工建设蔡家嘉...

四川卧龙保护区雪豹...

九华山地质公...

南京的最美水...

 

    中工网大型主题策划:新新向荣——一个网络小编的EDC装备……

    大多数人是因《时间简史》而认识霍金的……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