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一封“情书”圆了少时话剧梦 周涛:舞台上我还是个新人
记者 牛春梅
晚上九点,许多年轻的女孩子从剧场里跑出来,狂奔向剧场后面的演员出入口,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周涛走出来,贴心地说,剧组还要开会,她暂时不会离开,让她们先回家。看到偶像如此亲切,女孩子们开心地答应着,慢慢散去。
《情书》剧照。
由周涛和孙强主演,央华戏剧出品的话剧《情书》是北京保利剧院正式复工后第一场话剧演出,也算是戏剧人给观众的一封“情书”。以往每次演出前,剧场里都是熙熙攘攘众声喧哗,而8月8日这一天却显得格外安静。化妆师问周涛,“剧场里进观众了吗?”他们从侧幕条看到,其实观众早早地都坐好了,静静地坐着等待演出开始。那一瞬间,周涛更感受到戏剧演出中那令人肃然起敬的仪式感。
在2016年以前人们熟悉的是主持人周涛,熟悉的是春晚舞台上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和观众一起开启新的一年。2016年离开央视,周涛担任北京演艺集团首席演出官之后,很少再出现在台前。2018年参加话剧《情书》的演出,才让那些想念她的粉丝们,又有了近距离看见她的机会。
主持人和演员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行业间却是隔行如隔山。周涛说,其实她一直有话剧舞台梦,“在高中备考时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戏剧表演,后来阴差阳错没有去报考,但对舞台一直很热爱,这次上舞台是让童年时候的向往得以实现。”看到《情书》的剧本后又很喜欢,所以她很兴奋地接下了这个角色,“但到了排练厅我才发现自己是‘无知者无畏’,其实话剧和主持有着天壤之别,真正一上手就很崩溃,难度超越我的想象。”如果早知道这么难,她是肯定不敢答应的,只是进了排练场就没有退路了,只能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往前走。
这个戏情节并不复杂,主要演员就两个人,要从十几岁演到五十多岁,95分钟除了换装时间全在舞台上,对第一次演话剧的人来说的确难度不小。周涛在表演中,逐渐发现这种靠着情感往前推的戏,演员必须自己足够投入才能拉着观众走,“三年来,我对角色倾注的情感饱和度始终没有削减,对角色的理解也渐渐深入,这样一来表演也更为细腻。”
虽然每次演到她饰演的角色病逝的戏份时,剧场里都是一片啜泣声,但周涛总是非常清醒,“让观众哭不是衡量话剧好坏的一个指征,情感共鸣可能是笑可能是哭,或者不笑不哭,哪怕是让观众有一点点沉思,有一点点对感情的梳理就够了。”这部戏虽然演了三年,但因为只演过这一部戏,她觉得自己在舞台上仍然是一个新人。
离开央视后,周涛极少参与电视节目的录制,而去年底她参加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录制,让大家都很意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将重返电视行业,“离开央视后,我就没有把电视作为事业发展的主体方向,只是《声临其境》的节目类型我很喜欢,节目内核的艺术含量和品位都非常高。导演和制作人专程到北京来跟我聊,有些盛情难却才去参加的。”
在话剧演出之外,京演集团首席演出官依然是她最重要的工作。今年疫情重创舞台,她和同事们一起参与了京演云剧场的创立,并亲自参与了一些场次的主持。眼下,由她担任导演的奥林匹克公益音乐季又开始筹备新一年的演出,“我虽然是做电视出身,但在平台做直播和传统的电视文艺还是很不同的,要更多去摸索云录制的受众,以及通过移动端来观看的观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节奏来适应这样一种业态。”
谈到未来,她没有刻意地规划设计,只是说:“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应该不会再演《情书》了。或许会有新的角色,或是新的生活选择,未知的东西不可预料,但是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