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风发的青春屈原与华丽服饰 历史本真如此
屈原以前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一直是悲愤忧伤、踽踽独行、郁郁而终的老年人。《思美人》里的屈原从青年时代着墨,着重描写了他意气风发、英姿勃发、青春昂扬的一面,不免让许多观众一时间无法接受。刘玉堂却认为:“目前《思美人》对屈原的形象设定,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屈原形象。屈原本身就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尤其在青年时代。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豪气与豪情、傲气和傲骨,他怎会做出那些惊天之举?”对自然、人生、时局的拷问和关注
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后期的屈原,变法合纵,甚而身赴江流,这样的人又怎会没有年少轻狂的一面。刘玉堂说:“我们现下对屈原形象的认识,多来自于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是陈洪绶给屈原定了郁郁而终的老人形象。事实上,屈原的形象,不该如此。认真研读《天问》、《九歌》,就会发现屈子形象并非如此。”另一个颠覆网友认知的,就是其他影视剧中的“南后郑袖”在《思美人》中变成了郑袖和南后两个不同的人,对此刘玉堂以 《战国策·楚策》中“南后、郑袖闻之大恐,令人谓张子曰,‘妾闻将军之晋国,偶有金千斤,进之左右,以供刍秣。’郑袖亦以金五百斤”举例,他表示:“一般而言,历史界多数认为,郑袖和南后是两个人,但也有少数说是一个人。两种说法都有。当然《战国策》是策论,而非战国史,《战国策》本身也有自相矛盾之处。所以,《战国策》有较强的史料价值,但不能完全信赖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