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活在当代剧场里
钩沉《生死恨》,回望《钟馗》,这些作品从 “新编戏”成为 “新经典”,它们的核心能量在于创作者面对传统时,没有止步于复制,其中有对艺术遗产的真正理解,更有对作品诞生时期的“当代”观众的尊重。事实上,在谈论“传承”时,剧场艺术从来都不必也不该拘于凝固的排演文本,它一定是观/演互动的动态结晶。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舞剧《醒·狮》成为十二艺节的重要收获之一。这部舞剧有凌厉的节奏,尤其双男主共舞的段落,充满身体的对抗感,一双演员骠轻精悍,跳跃挪腾火爆炙烈,荷尔蒙的气息流淌在剧场空间。两个年轻的编舞是看着动作片和漫画长大的80后,他们毫不讳言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在编排中大胆借鉴新派武侠的动作戏奇观和少年漫画的分镜思路,创造了血气方刚的舞蹈语言。然而如果把剧中“燃爆”的段落细细拆分,就能发现舞蹈的全部细节忠实地来源于岭南地区的舞狮和南拳,南粤地区的非遗元素被重新解码、编码,配合着舞美和灯光创造的当代视觉,既有厚积的劲道,又突出青春的力量感。
盱河高腔《牡丹亭》以更微妙的方式做到传统和新编的无缝对接。它固然“一字不改”地搬演汤显祖的原作,但论舞台呈现,它明显地不同于盱河戏演绎《孟姜女》或《目连救母》这些老戏时的形态,这部曲唱立足于高腔、身段部分偷师昆曲、巧用民间傩舞的《牡丹亭》,是一部风貌时尚的地方戏版音乐剧。汤翁文本中激越的生命能量感仍然完整地呈现了,因为旦角在表演中严格地遵循中国古典戏曲要求的“大身段守家门、小动作出人物”,以自觉的身体行动,用准确且传神的动作演出了杜丽娘体内宛如春天爆发的生命愿力。
《牡丹亭》和《醒·狮》殊途同归地让“传统”活在当代剧场里,又何尝不是讲好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本报记者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