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夜晚10点10分,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掌声经久不息。在这个距离市中心近20公里的远郊剧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话剧《柳青》,不仅让学龄童安静坐到了剧终,更让成年观众眼眶通红、泪流满面地走出剧场——舞台之上,柳青和他《创业史》中寄予深情的西北农民和土地,真正“黏在了一起”,“黏”出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黏”出了在基层扎根为国家奉献的豪情赞歌。
近半个月,19家散布各区的剧场通明灯火照亮申城的艺术天空。而这片天空,更因缀满星辰般的伟大名字而无比闪耀:顾炎武、林则徐、邓稼先、谷文昌、柳青、樊锦诗、潘达于……他们或从历史深处携希望火种照亮民族前行之路,或从平凡生活中找寻自己的理想信仰,奉献一生。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期间,舞台上,是中华民族融于血脉的家国情怀的诗意呈现;追光灯之外,更见当代文艺人挖掘更多民族脊梁故事的创作历程,以及通过创新传播渠道与手段,让主旋律之声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的努力。
戏里:燃点与泪点串在了一起
“五、四、三、二、一,起爆!”黄梅戏《邓稼先》演出中,原子弹、氢弹爆炸的两段珍贵影像再现舞台,让观众情不自禁地爆发热烈掌声。这是杨振宁笔下“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时隔半个多世纪,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走出剧场,多位观众向记者感慨,如果说起爆影像是该剧的“燃点”,那么尾声要算是全剧的“泪点”所在。晚年邓稼先与许鹿希在红旗下,走到了一群手持皮箱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中间。◆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我是钱三强,我从法国回来!”“我是朱光亚,我从美国回来了!”“我是钱学森,我从美国回来!”“我是程开甲,我从英国回来!”上世纪50年代,克服千难万险的科学家,回到的是魂牵梦绕的家乡,更是需要自己牺牲奉献的国家。一声声“回来了”,汇成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的报国誓言。
相比科学家的“回来了”,话剧《柳青》里那些地域性的方言,让黄土风沙吹到了海上,也把西北人民在柳青的见证帮助下的奋斗创业历程重现在舞台。
“作家的肩上压着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的是生活,另一头挑的是艺术”,柳青用皇甫村扎根14年的亲身经历,实践着他的文学观,更实践着作为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编剧唐栋的台词一如柳青笔下的《创业史》,没有空洞的口号,全凭充满烟火气的细节戳人。柳青的融入人民,从脱下背带裤,学会“圪蹴(蹲着)”开始。俯下身来,和老百姓的视线平了,心也就近了。
戏外:线上线下为主旋律创作推广展开“初心之旅”
在演出《红军故事》前,国家京剧院特别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开一场“不忘初心”之旅。参与其中的党员面向纪念馆大厅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这样的方式,既是演职人员通过实地探访再受教育、获得力量,也是为创作新戏《信仰故事》寻找素材。
与《红军故事》一样,该剧同样由三个小戏组成。而其中《信仰的味道》正是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创作中心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张正贵告诉记者,一组讲述陈望道译介过程的版画和一段多媒体宣传片,就给了创作人员不少丰富的细节。比如,陈望道译介英文本是由李大钊等人从北大图书馆借出;陈望道是在家中的柴房完成译介工作。这些故事穿透纸背与屏幕,打动着创作者。“艺术是需要生动细节来丰满的,我们将会把参观一大会址获得的精神洗礼带回到创作之中,用作品来感染更多的观众。”
而同样在演出前选择重温初心的,还有苏剧《国鼎魂》剧组。他们带领在沪的苏剧观众,再度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镇馆之宝”大克鼎的魅力。剧中“国要像个国,方能配得鸿宝重器;家需是个家,才能守护无价珍宝”一句,正是对潘达于从一位普通妇人,成长为护鼎捐鼎的国宝守护者“家国观”朴素而生动的呈现。数不清多少次站在宝鼎之前,该剧主演、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总能想到潘达于面对守护一生的宝鼎,一言不发唯有两行清泪的情景,内心不禁感慨:“国宝已与这位平凡女性的生命融为一体。”
为主旋律创作的步履不停,为主旋律推广则需要创新思维。日前,讲述几代人研制战斗机的故事的话剧《苍穹之上》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面对这样一个舞台上的冷门题材,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主创人不仅希望展现几代航空人励精图治、忘我奉献,守护民族尊严的崇高精神,同样希望通过模型和文字介绍令观众对我国国防事业的稳步发展有立体而切身的感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学生李航来看这部剧可以说是“正对胃口”,不仅台词里的专业术语让他收获颇丰,更被航空前辈对于飞机研制的信仰而深深打动。剧场里观演热,剧场外合影忙。原来,剧组不仅在剧目宣传册中特别辟出两页展现中国战机从歼5到歼20的研制生产历程,还特别赶制了三大两小五架战斗机模型,摆放在剧场内外——这是剧组根据网络公开的战机信息图纸发给舞美公司进行等比制作的。在演出前后,吸引不少观众走上前去拍照留念。
而在线上,通过握手人民视频、哔哩哔哩等多个直播平台,讲述“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河北梆子《李保国》,仅一晚演出就在网络上收获280万次的点击量,在线峰值人数超38万人次,互动评论数千条。
台上的“家国情怀”,在春风化雨之中,正在成为真正打动当代观众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