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韩轩
最新一期《乐队的夏天2》播出后,野孩子乐队退赛在网上引发热议。因不满节目组给定的《芒种》《凉凉》等改编歌单,野孩子演唱规定外曲目并宣布退赛,《爱情买卖》《套马杆》等备选歌曲的出现也让观众大呼违和,综艺节目和音乐人之间的矛盾又一次被摆在眼前。
节目中,野孩子乐队抽到改编“国风”音乐的备选歌单,要在《沧海一声笑》《凉凉》《芒种》等歌曲中选择并改编,乐队成员认为这些歌曲都无法代表自己心中的国风音乐,最终退赛。在前一期的改编赛中,为其他乐队提供备选的《爱情买卖》《套马杆》《我们不一样》等歌曲曝光时,也引发了一大波争论。
有人说“让摇滚乐队唱口水歌、神曲太违和”,还有人说“音乐风格没有高下”,“上节目就该遵守规则”。我们无需把话题引入“音乐风格有没有高下”这个难用三两句话说清的话题,只需坦承,这些歌曲的风格与参赛乐队固有的风格大相异趣。俗话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参赛乐队对这些备选歌曲心生抗拒,也可以理解。
在综艺节目中,节目组与歌手间出现矛盾似乎十分常见。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一度不让歌手唱自己的歌,节目组邀请来的艺人哪怕再“宝藏”,也只能唱别人的歌,换言之,要唱那些受众更多、更有节目效果的歌。《乐队的夏天》邀请的都是风格较为小众的乐队,要求乐队选择流行歌或“口水歌”,无非是为了让节目播出后制造反差,吸引观众眼球。
节目与歌手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娱乐性的商业逻辑和音乐人的艺术选择之间的矛盾。对一档节目来说,哪怕宣传词里有再多的情怀感言,最后都逃不过商业运作。
几年前,素人及少男少女的选秀流行,所有节目都称想挖掘民间的“好声音”。可后来屡屡被爆出,选秀节目到了晋级的环节,新人倘若不与节目组指定的公司签约,就会被淘汰,“好声音”就这样被做成了“好生意”。近两年,主打流行唱法的节目热度下降,发掘民谣、摇滚、说唱等小众音乐又成了新的热点,可综艺节目看中它们,无非是因为流行音乐领域的资源被挖掘殆尽,只能转而去开发新的资源。
几年前《成都》等民谣歌曲因综艺节目爆红时,业内人士就曾多次表示:“综艺节目火了,不代表民谣音乐火了。”如今也是一样。综艺节目遵从的是商业逻辑,音乐创作也有自己的法则,谁对谁错、谁高谁下,无法直接比较。如果双方能“相互成全”,那自然最好;如果二者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是选择“削足适履”还是“一别两宽”,音乐人心里应早有盘算,观众也无需太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