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娱乐封面

《长江图》9月8日公映 这个时代的每一部胶片电影都值得珍惜

2016-09-06 11:23:19  来源:中工网

  25公斤的胶片拷贝到小U数字时代势不可挡

  胶片电影时代,拎着沉重的胶片拷贝疯狂赶路闯红灯,是每一个发行跑片工作人员的真实记忆。在胶片时代,一部90分钟的电影制作成胶片拷贝,胶片长度近3000米,需5至6本拷贝,每个拷贝的重量可达25公斤,价值近万元。若有紧急任务,甚至要连夜坐飞机送拷贝。IMAX胶片放映系统诞生后,体积庞大、程序复杂,放映《阿凡达》、《变形金刚》等商业大片时,其片盘直径近一米八,加上胶片重量将近800斤。 放映时,需四个片盘同时动作。普通放映员要上岗,需提前学习一个月,经过无数次实践后,才能保证每次放映成功。在胶片时代,无论是对于电影发行人员、还是电影放映人员,送拷贝、放电影,都是责任重大的工作。但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如今的数字拷贝,只需一个小小的U盘,即可快递至各大影院,方便快捷。无论是发行人员、还是电影放映人员,再也无需担心胶片丢失、放映卡顿及损坏。数字时代的来临,虽然淘汰了胶片,但在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群飞的眼中,它也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电影的数字化,中国电影每年增加一万块银幕的路要十年才能走完。数字时代势不可挡,但作为老一代电影人,黄群飞没有想到胶片时代会终结的这么快,竟在有生之年,就成为他们老一代电影人的人生记忆。

  长江图载誉归来或许将是与胶片电影最后的约会

  作为2016年上半年唯一斩获国际大奖的华语影片,《长江图》导演杨超表示,一条5000公里的长河,不止是一条物理河流,而应该是一条审美河流和梦幻河流,在长江里流动的不仅是水,而是时间本身。《长江图》选择沿江人类发展脚步比较轻缓的地方拍摄,更多关注的是精神生活和心灵结构。而在近日曝光的终极预告片中,配合其“长江变了,我以为再也找不到你了”、“这是我的长江”等人生终极问题的,是台湾摄影大师李屏宾活体水墨般的唯美影像。作为一部艺术电影,《长江图》全程胶片拍摄,成本巨大,在当前近乎全面数字化的国产电影中也实属另类。为什么要坚持使用胶片摄影,《长江图》导演杨超曾详解初衷:胶片的过渡效果相比数字更加平滑,而长江水面上的光线与陆地完全不同,更加氤氲,舱内舱外的光线效果也相差很大,用胶片摄影才能完美达到效果。

  耗时十载、全程胶片拍摄,还是一部艺术片。在当前的国内电影市场,这或许是个疯狂的举动。但杨超却认为,看艺术电影跟看商业电影不一样,商业电影满足生理刺激可以类比有偿服务,看艺术电影的感受,则像是在谈恋爱,喜欢艺术电影的观众在看艺术电影时需要的,是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近日的采访中,《长江图》制片人王彧透露,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在影院观看4K版电影,感受最佳观影效果,他已经婉拒多家网络平台的电影版权收购意向,“国内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艺术电影环境,像《长江图》这类影片能让更多喜欢的观众看到已经足够。”这或许是场悲壮的营销,但电影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值得尊敬,也应获得应得的回报。我们无法揣测,《长江图》会不会成为中国胶片电影的绝唱?但我们清楚的是,在这个时代,每一部胶片电影都值得珍惜。

1 2 共2页

编辑:卢云

精彩图库

Copyright © 2008-2019 by ent.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