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电视封面

低调才能做大学问 王立群认为中国家风传承遇到断层(组图)

2016-02-16 13:18:52  来源:中工网综合

 

(资料图)

  古之圣贤与家教分不开

  王老坦言,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都有家风家训的传承。比如说,中国记述家训家风的这类书叫家书,产生的比较早,南北朝时就有一部名著《颜氏家训》,从各个方面阐述做人持家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

  世界历史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子女的教育。古人教育子女多是通过祠堂和学校来完成,让他们诵读经典,如《论语》等四书五经,即使孩子年龄小不解其意,但仍要求他们烂熟于心。官宦人家、富商巨贾则有自己的祖庙,为孩子请来专门的私塾老师,一对一教学。皇帝有太庙,皇子公主们就是在那里完成最初的教育。

  “而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就都与家庭的教育分不开。”王老举例说,北宋范仲淹、晚清重臣曾国藩都得益于家族的训教。尤其是曾国藩,因为他长期在外,给家里子女写了不少信,最后编辑成书叫《曾国藩家书》,他的家书对其后代影响非常大。也正是受曾国藩的影响,曾氏家族出现了许多名人。

  低调才能做大学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河大,王立群教学非常认真负责,行事却很低调,常常深居简出,只是一门心思潜心研究学问,甚至好多人同事多年,他却不甚熟识。

  王老认为,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低调才能做大学问。而他之所以一直坚守在《百家讲坛》,也只是希望能代表河南站在那里,成为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以权势论高低,而是能在内心稳住“道义之锚”。这些年,研究历史的王立群始终坚持着一个学者的本分,不争名逐利,他笑称自己对于处界的各种诱惑自带免疫,依然是甘心蜗居一隅白首穷经。(来源:大河网)

  

1 2 3 共3页

编辑:昕亚

精彩图库

Copyright © 2008-2019 by ent.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