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市民艺术联欢,迎新春共享文化盛宴
喜笑颜开春意漾,歌乐舞戏艺飞扬……“联欢会”京津冀专场的舞台分外喜庆热闹,具有地方色彩、民俗元素的优秀作品轮番登台,其中不少都是多次荣获奖项的精彩节目。北京管弦乐合奏《春节序曲》《雷电波尔卡》,民族舞蹈《心中的歌》《竹林雨韵》,天津芭蕾舞《不老的青春》、当代舞《我们曾经年轻过》,河北子位吹歌《放驴》,地方舞蹈《麦稍黄》等,都体现了当代群众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为京津冀三地百姓的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也在文化方面为“京、津、冀一体化”做出有益尝试。
当晚,北京八中金帆乐团的小乐手们,演奏了一曲热烈欢庆的《春节序曲》,为京津冀专场迎来了开门红。70个孩子中,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也才15岁。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完美的表演,他们在准备期末考试的间隙,还挤出时间加紧排练,演出前夕更是集训了整整一周。长号首席刘昊同学十分激动:“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市民新春联欢会’的舞台,爸爸妈妈都在台下观看我的演出,这个春节过得特别不一样。”
来自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西岸艺术团的八对老人,则跳起了当代舞《我们曾经年轻过》。在天津大鼓慷锵有力的鼓点中,这支平均年龄54岁的业余舞蹈队时而回溯少年时光,戴上红领巾演绎现代舞,时而遥想未来岁月,拄着“拐棍”大秀爵士舞,热情奔放、活力四射的舞蹈感染全场。文化馆馆长刘琴表示:“这支舞蹈展现了天津人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我们非常荣幸能够登上国家最高表演艺术殿堂的舞台,也希望能够为区域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河北衡水市文广新局带来的舞蹈《麦稍黄》。“一茬茬庄稼一辈辈人,阳光下生来黑土里长,种好咱的地,孝敬咱爹娘……”随着奔放质朴的歌词和激昂豪放的乐曲,身着地方服饰的市民演员在麦垛间穿梭,再现百姓丰收时节的生活场景。节目编导郑广义介绍:“舞蹈改编自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花膀》,音乐则采用河北梆子的戏曲形式,希望通过这支舞蹈,传承民族艺术,弘扬社会正能量。”
与此同时,艺术家作为市民代表的一部分,也纷纷大显身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了《乔瓦尼·博泰西尼小提琴与低音提琴双协奏曲》,大剧院合唱团唱响了《美丽的蓝天》和《南屏晚钟》,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金郑建则与西城区第二文化馆舞蹈队合作舞曲《欢聚一堂》。有“五胡乐女”的美誉的姜克美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长张高翔夫妇,被誉为“京胡圣手”的著名京胡演奏家燕守平和京剧名家马小曼伉俪,歌唱家王宏伟师徒五人也携手登台,在现场掀起阵阵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