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1月20日电 “灯光往这边打点、音响再大声点、演员往后面移下……”今日,在首届四川艺术节开幕式晚会前夕,演员们正在成都锦城艺术宫紧锣密鼓进行最后的彩排。
四川艺术节作为四川省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其开幕式晚会汇集了全省近几年最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这场晚会将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精彩?记者走近彩排现场,了解开幕式晚会背后的故事。
彩排现场,“二度梅”得主陈巧茹和王超正在表演《尘埃落定》片段。
艺术节大腕来“扎起” 00后小鲜肉表演绝活《滚灯》作为首届四川艺术节,此次参演阵势可谓强大。《尘埃落定》堪称川剧史上集“梅花奖”演员最多的川剧大戏,陈巧茹、王超、王玉梅、孙普协四个梅花奖得主让这部新戏“梅香四溢”。彩排现场,“二度梅”得主陈巧茹和王超唱起了《尘埃落定》片段。
“我们这次表演,只是表演的该剧最精彩的片段,大概三分钟左右。要让原本长达两小时的剧在如此短的时间打动观众,对于我们也是新的挑战。”陈巧茹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将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融入到表演中,让剧既呈现藏族的高音,又融合川剧的声腔”。
“孩子,数到第二十九棵树就到家了”。大型话剧《第二十九棵树》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在排练现场响起。该剧以成都一家“苍蝇馆子”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草根百姓的酸甜苦辣,以及与这家馆子有关的普通人从1982年到2013年间发生的动情故事和城市的巨大变迁,反映了成都人身上的闪光品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表演奖”获得者董凡在该剧中担任主演。“我饰演了40岁到70岁的老太,展现的是成都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董凡告诉记者,为了参加首届四川艺术节活动,该剧取消了原定于在台湾的演出,演员们每天都在进行排练,希望今晚的表演能够带给观众直达内心的感动。
在彩排现场,不仅看得到陈巧茹,董凡这样的资深艺术家,记者还见到不少年轻的“小鲜肉”。头顶点燃的灯,翻跟斗、从板凳下钻过……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你一定以为只有大人才能完成,不过一群平均年龄不到十五岁的艺校学生们却能精彩演绎。
滚灯是和变脸、吐火齐名的川剧绝活之一,表演者要把点燃的油灯顶在头上,再做翻跟斗、钻板凳等几个招牌动作,过程诙谐搞笑、刺激紧张。
“为能够登上舞台表演,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在舞蹈室练习,仅仅在练习平衡时就打碎了不止5个碗,整个学习过程中打破的碗更是难以计算。”绵阳艺术学校14岁的陶劲冶说道,“滚灯”是很难的项目,练“滚灯”不仅需要良好的稳定性,还要臂力、柔韧性等条件,在肢体语言的表达方面也有一定要求,而最重要的是,练滚灯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性格。“虽曾想过放弃,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
而来自四川传媒学院,平均身高一米八的学生们,则在晚会最后“压轴”,身穿华丽衣服,头戴三星堆青铜面具的装饰物,在舞台上进行服装展示,加上恢弘的背景音乐,虽是彩排,却已震撼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