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化道精准考究 再现秦代古风文化
《秦时明月》在服化道方面的考究,可谓是用心,力求高度还原人物性格。剧中胡冰卿饰演的高月所穿的衣服,不仅高度贴近历史,也极为契合她青葱年岁的萌感。尤其是袖口处细节的考究还原,也让人直呼用心,据悉,秦代袍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样式以大袖为多,袖身宽大部分为“袂”,袖口紧小部分为“祛”,剧中人物的衣袖充分体现了袂祛的元素。士兵背后交叉的红绳其实是叫作“襻膊”(pàn bó),古代用以固定袖子方便干活,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耕作中产生的智慧结晶,就连士兵发髻上带的头冠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在政堂期间,盖聂的服饰以束冠礼服为主,体现朝堂的威严和地位,而随着盖聂进入江湖漂泊,装束就改变为更加随性,粗布麻衣的质感更符合平民身份,随意散落的头发也凸显出“第一剑圣”的大侠气质,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秦王嬴政,服饰造型和历史上的更是吻合无二。唐人出品的影视剧中服饰一向有所讲究,从没有满屏的花绿,而是根据角色的特定性格来搭配服饰,不得不说一句:如果唐人想再发展别的行业,走服装业绝对又是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剧里所用道具,也是极其讲究,张良出场时手持的羽扇,据前秦王嘉《拾遗记》记载,羽扇始于周昭王时,有盂夏取鹊翅为扇之说。扇字按中国象形文字理解,最早的扇子是用禽羽制作,有门户之家才有权拥有。扇子起源于虞舜时期,用于障蔽日,也是权威的标志。极度契合张良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的称号,再者是,张良手中所托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前身—司南也极为考究,甚至是剧中所用道具机关铜人都和国家博物馆的铜人几乎一样,引得网友直呼:“简直是一毛一样!确定不是从国家博物馆借来的么?”
历史典故贯穿全局 侠义与情怀的深度
电视剧《秦时明月》在仙侠剧的外壳下,包裹着历史的文化内核,全剧在彰显豪侠群像时,也巧妙的实现了历史典故二度还原,开篇便以“荆轲刺秦王”的典故拉开帷幕,《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往刺秦,燕王丹在易水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该剧再现送别场景,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感刻画的深入人心。剧中乌江自刎的典故也被运用的恰到好处,从光影的视角效果处再现古代英豪的传奇事迹,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壮志豪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感情线上,项羽和虞姬的生死绝恋也被拍摄的唯美至极,“轮回百转只为你,今生与王同生死”,一个是不惜一切想要护她周全的男人,一个是愿意为了他的霸业而自行了断的女人,生死相依,共谱乱世恋歌。
电视剧《秦时明月》与动漫版相比,更加具有电视化原有的味道,巧妙结合次元文化的精髓,融入历史、青春、豪侠、爱情等元素,反倒是给了观众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