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称自己为“四不像”。从贸易系毕业的他,毕业后从商人转型为动物饲养员。他开着新能源汽车出行,四处进行自然保护科普讲座。今天,我们走近一位基层政协委员、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郭耕。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79级商业经济专业的郭耕,毕业后进入一家进出口服务公司从事外贸工作。“我从小喜欢动物。为功利和社会压力驱动,很多人磨灭了儿时的爱好。不过因为家长的宽容,我对动物的喜爱始终没有泯灭。”
五年后,郭耕等到了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的建立,并成为了这个中心第一名金丝猴饲养员。“那是1986年,我抱着自己平常读的一摞动物书籍,主动找到中心的经理,要求去郊区志愿养猴。”
郭耕现在的社会身份是北京政协常委、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给别人介绍自己时,他喜欢称自己为“四不像”。“大家都知道麋鹿叫四不像。我从事动物保护的科普教育工作,要求一专多能。对于科普,我的作风是一二三四:一根筋,二把刀,三脚猫,四不像。我的人物角色,就是四不像。”
“一根筋是指对于动物保护工作非常执着;二把刀是将自然和人文融会贯通;三脚猫是指科普绝招,我能背下许多环保名言警句,比如习总书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琅琅上口又掷地有声的讲话。我还自编自写自导自演了一部独角剧,叫《动物联合国大会》。经常在进行科普讲座时表演,一个人绘声绘色地表演二十多种动物角色。”
而“四不像”,指的是“像教师不是教师,像专家不是专家,像作家不是作家,像导游不是导游。我没有教师证,没有导游证,不是专业作家。”郭耕利用业余时间写书,出了二十多本。“我是科普作家。这其实是我最珍爱、最名副其实的角色。我的名字叫耕,也是提醒自己笔耕不辍。”
“科普的意义,不是把外行变成内行,不是让大众变成专家,而是让大众具有一定素养和文明程度。”郭耕说,自己作为动物保护的业内工作者,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努力让大家理解和接受。
“在宣传弘扬动物保护的时候,如果不重视公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那就是你干你的,他们干他们的。你的致力于保护动物,公众没有理解时,会说你是麋鹿苑养鹿的啊,你们那里卖鹿肉吗?卖鹿血吗?张口就是吃。”郭耕说。
郭耕认为,要让动物保护成为社会风尚。“科普不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普及,保护动物的行为、爱动物的意识更需要普及。我的每次讲座都在营造一种气场。多数的课是针对孩子,希望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改变孩子的错误意识,也改变一些家长和老师。”
郭耕的车是一辆新能源车。“以前开车,踩一脚油门就想着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尾气、制造污染,有负罪感。”他说,现在开电动汽车就是“三无”——无尾气、无油耗、无噪音;也是“三轻(清)”——轻松驾驶,清洁驾驶,轻快驾驶。
作为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提出过不少反响强烈的提案。他一直呼吁,希望北京成为无动物表演城市。“动物园驱使动物表演,实际上是一种谋财害命的行为。马戏团驱使动物表演,在全世界都是被唾弃的。”
郭耕说,目前全世界已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但北京作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一些景点却存在残忍的动物表演,严重影响了北京的国际形象。他建议北京取消所有动物表演,将有无动物表演纳入文明城区评比的考核指标,并建立公众举报渠道。
对于北京新机场周边的湿地建设,郭耕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湿地容易招来鸟类,特别是游禽和涉禽这些比较大的鸟类。鸟类和飞机又是天敌,飞机事故90%都是出现在起飞和降落的时段,鸟撞是全世界无法解决的航空灾难。所以在机场周边,不宜建湿地。”
郭耕建议水务部门将已有的湿地建设规划再征求一下航空部门的意见,充分论证机场周边环境建设在鸟撞预防方面应注意的要点,防患于未然。
郭耕喜欢在他工作的南海子麋鹿苑观鸟。“我经常观鸟、拍鸟。观察自然,等于给自然把脉。我可以通过观察看到鸟的一些行为,比如八哥这些南方的鸟陆续北迁,成了北方的留鸟。北方本地的鸟可能竞争不过它们,退出历史舞台,逃离或者灭绝。这会导致生态发生变化。”
无论是构思麋鹿苑的科普景观,还是给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郭耕都喜欢引用古诗词。他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郭耕认为,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良好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他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灿烂的阳光,对所有人都是普惠的。生态文明提到了‘五位一体’的高度,甚至贯穿于所有的建设和所有的文明之中,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光明的前景。”(文/摄中国网《世相》记者陈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