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身边的大国工匠

李向前:“望闻问切”给火车头“诊病”(图)

2016-06-06 07:04:1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身边的大国工匠】“望闻问切”给火车头“诊病”

——洛阳机务段高级技师李向前的看家本领

  (更多精彩,请扫描观看视频)

  “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耳听”就能判断出机车故障——这种近乎古书中神医扁鹊治病般的精湛绝技,在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高级技师李向前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凭借着一套独创的“锤敲、眼看、手摸、鼻闻、耳听”看家本领,这位铁路工人创造了检修机车4000余台零故障,维修、复检内燃机1万余台零质量问题的纪录。

  电话里听声排故障

  今年3月19日,作为110机车故障急救员的李向前接到求救电话,DF7-3105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突然失去动力停在区间,希望他立即赶往现场处置。

  李向前没有慌张。略加思索后,他开始电话指导司机断开牵引电机主回路,让电器部件失电恢复原位。不到1分钟,一场紧急故障,竟然被李向前在电话里轻松搞定。

  然而,故事并未到此结束。

  就在电机故障处理完成重新启动时,李向前坚持要听一遍机器运行。通过电话听出机械存在的异音后,他再次指导司机查找齿轮箱小齿轮即将脱落的故障,避免了一起行车事故的发生。

  从事检修工作21年来,很多机车的疑难杂症都是李向前通过这样的“望闻问切”发现,这种近乎传奇般的精湛技艺,常常让工友们叹为观止。

  对于绝技,李向前说,除了技术上做到“顺序检查、不错不漏,耳听目视、仔细周到,手触鼻嗅、灵活熟练”,还要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找茬儿精神,“火车安全事关重大,稍微出一点纰漏都是‘天大的事’,没有人能承担得起。”

  这种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绝活儿,李向前开始提出时还颇受争议。在不少人看来,用中医看病的方法给火车治病那是在“忽悠人”。

  李向前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人老了会生病,火车运行久了同样会有故障。”

  “拿‘闻’来说,电气线路检查中,如果闻到异常的塑料气味,就说明电气绝缘出现了老化,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李向前说:“‘眼睛看’也有很多门道儿,比如看排气管内废气的颜色,就能判断出内燃机的故障。如果是白色的烟雾,可能进了水;如果是青色的烟雾,说明机油系统出现了问题。”

  “闭着眼睛都知道零部件位置”

  5月28日,位于洛阳机务段130公里外的宝丰检修车间内,气温已到30摄氏度以上。李向前在给一辆刚入库的机车做“体检”,沾满油污的服装早被汗水浸透。

  “线路上跑的几百台机车到点就得进来‘体检’,跟人一样,身体健康才能多拉快跑。”李向前说,机车上的零部件极多,一名检修工需要对机车结构、部件名称及工作状态非常熟悉,“就像医生手术时需要熟悉患者的器官一样”。

  1995年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李向前就来到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一干就是21年。刚进厂那会儿,李向前就听工友们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检修段的”。

  但来自登封农村的李向前不这么看。“我从小就喜欢鼓捣手艺活儿,最大的梦想是当火车司机。现在当上了火车检修工,也不错!”李向前说,看到师傅们能把一辆“趴窝”的火车修好,心里除了崇拜、就是羡慕。

  带着这股痴迷劲儿,李向前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研究火车的构造和零部件上。他利用业余时间蹲地沟、钻机械室,反复练习拆、修、装、量,不懂就向老师傅讨教。配件数据、故障现象、处理过程等记满一个又一个笔记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于火车检修技术的学习始终充满‘饥饿感’”。

  机车体积大,“时蹲时跪时弯腰”是李向前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普通人1个小时下来就会腰酸背痛,但检修工常常一干就是4到5个小时,所以检修工大多腰肌劳损严重。

  “但我是真喜欢干。和机车打交道久了,闭着眼睛都知道各个零部件位置,听一下声音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李向前说。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会变,也不会过时”

  2014年,凭借着在技术攻关、设备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李向前成为郑州铁路局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蓝领专家”。

  李向前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把津贴拿出来成立专项基金,支持那些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想法的年轻人。

  “手艺人一生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我的技术也是师傅手把手教我的,不是我的私产。”李向前说,现在“80后”、“90后”跟当年不一样,得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教授。“设立这个基金也是想告诉年轻人,只要肯吃苦,耐得住寂寞,低学历也能成为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一样有前途!”

  在企业为他成立技能工作室后,李向前感到“师带徒”的责任感更强了。为了让更多人掌握内燃机车检修的“秘籍”,在检修库内、整备线上、作业点前到处都能看到李向前拿着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手把手地给徒弟们传授绝活儿的身影。

  李向前说,和高铁动车比,内燃机车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了。未来火车运检不仅需要埋头苦干的精神,更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铁路工人队伍。“但不管怎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会变,也不会过时。”(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中工网通讯员 王春雷)

  

编辑:朱晶晶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