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中国梦·实践者

中国梦·践行者|村书记刘艳军:瑶族同胞的好兄弟 瑶乡脱贫的领路人

2020-07-13 20:17:43 来源:金羊网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位于惠州最北部的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被列为广东省重点贫困村。此外,上东村全村566户共2593位居民中95%属于瑶族,是蓝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

惠州龙门上东村第一书记刘艳军前往村民家中了解近况(受访者供图)

  2016年3月,惠州市全面实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从那时起,第一书记刘艳军就和上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4年过去了,上东村如今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这些改变离不开刘艳军扎根深山的辛苦奉献。

  扎根深山用真情换真心

  刘艳军,惠州市委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工作者”。

  2016年,当他得知被派驻上东村时,既兴奋又焦虑。市委要求将上东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作为军转干部的刘艳军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从机关到乡村,刘艳军深知,只有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一到上东村,刘艳军就忙活开了,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刘艳军很快融入上东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家庭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7人。他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新面孔”渐渐成了乡亲们喜爱的老熟人,上东村的瑶族同胞都喜欢亲切称呼刘艳军为“军哥”而不是“刘书记”,他在村委会的办公室和住处也成为村民们经常光顾的“打卡点”,他做到了“用真心换真情”。

  产业扶贫让瑶乡自己“造血”

  治穷要治根,刘艳军认识到,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限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才能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

  “龙门的自然资源丰富,我们就做活‘山水文章’。”刘艳军介绍道,上东村立足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势和瑶族特色文化,推进发展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同时,发展生态种养,筹集50万元入股娃娃鱼养殖企业,每年贫困户可享分红4.5万元;通过争取政策资金和合作社自筹资金等方式,由龙门县瑶东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种植80余亩高山茶,贫困户以土地或资金形式入股分红。

  “地理位置既是限制,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记者了解到,由于光照充足,投资约48万元建成的4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约4万元的稳定收入。

  与此同时,惠州市委办一次性采购36头水牛分给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协调市海洋与渔业局赠送5万多尾鱼苗给养鱼的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

  民生实事让百姓感受到变化

  “扶贫不仅仅只是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真正为村民办民生实事,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变化。”刘艳军说。

  针对上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一度十分薄弱的问题,刘艳军意识到,民生项目不求“高大上”,但求拉升群众幸福感。4年时间,共筹集5000多万元完成40多项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改造上东村小学教学点,校容校貌大变样;兴建幸福安居工程,集中安置6户五保户;新修了张坑桥,多条村道硬底化,村道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出行不再难。

  如今,2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崭新的卫生站、现代化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湿地纷纷建了起来,上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新农村,当之无愧的“省级新农村示范村”。

  村里的点滴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由衷地感激“军哥”,称赞他是瑶族同胞的好兄弟、瑶乡脱贫的领路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翔宇 陈骁鹏)

编辑:蔺凯伊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创新敢为先 为国铸重器

    铁建重工集团研制的国产首台常压换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刘飞香,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程施工与管理、高端地下工程成套装备研发等工作一块白板架,一支马克笔,信手画出一个隧道轮廓,几名技术骨干围在身边激烈讨论着设备解决方案——一个个技术创新“金点子”

  • 80后公益践行者李闯:放弃高薪回农村创业 助销千万斤农产品

    近日,80后创业者李闯接到了广西百色果农的求助,希望帮助销售小台农芒果,以免农民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李闯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的团队参与的第几次助农行动了。“前些日子我们助力河南中牟蒜农的销售,还得到了央视微博等权威媒体的转发,最终帮助销售了200多万斤大蒜。”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