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父爱如同一座山,持之以恒地以力量守护着我们;母爱宛如一条溪,无怨无悔地用柔情滋养着我们。的确,父母之爱是世上最无私、最纯洁的爱。尤其是母亲,她用自己全部的爱乃至一生的光和热温润着我们,默默付出只为家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我的母亲在我心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她没有文化,身上却汇集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朴实、善良、勤劳、智慧、富有奉献精神。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妹三人,身处卑微,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燕子垒窝一般地构筑着这个家,用他们的双肩为儿女遮风挡雨,倾尽所能地劳作着、操持着,使我们从小在充盈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母亲出身贫寒,一生命运坎坷。年幼失去父母,年少嫁入我家,时值花季年华又染上天花。大难未死,吃尽苦头,不屈的母亲以顽强的抗争改变着命运。母亲的娘家人世世代代务农,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只知道靠出卖扛长工、打短工的力气活养家糊口,我的两个舅舅和两个姨无奈地苦中煎熬。1945年,三姨不忍饥饿与贫穷,受贵人指点,历尽艰辛投奔了活跃在大别山一带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经历多次战役,其中包括难忘的“中原突围”之战。
正由于三姨的传奇人生,尔后就有了母亲的不凡之举。母亲虽大字不识,却深知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原突围”落难后的三姨与队伍失去联系,暂到我家栖身。在当时情况下收留新四军的人是要冒风险的,被人告发就会招来灭顶之灾。父母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一面安顿战斗中身心受挫的三姨住下,为她寻医找药,疗伤养身,一面悄悄在武汉托人打探三姨所在部队的消息。我的母亲更是以博大的母爱护爱着她的小妹,为她端茶倒水,擦身洗衣,倒屎倒尿,竭尽所能,帮三姨度过难熬的时光,直至重新回归部队。在后来和平的日子里,每每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小姨总是眼含热泪动情地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我的命是姐姐、姐夫以性命换来的。”
全国解放后,三姨一家定居武汉,1957调往北京。无论他们在武汉还是在北京,我父母从未向身居高位的姨夫开口索取点什么,母亲依旧一如既往地无偿给予,帮忙他们抚养孩子、料理家务。1950年初,身经磨砺的三姨精神失常,无法给他们的长子喂奶,母亲毅然放下嗷嗷待哺的我,一直给三姨的孩子喂奶到一岁多,给我喂些米汤或面糊糊。三姨家迁往北京后,她家第四个孩子降生,家里急需人手,母亲又赶往北京帮忙料理家务,洗衣、做饭、带孩子,几年里倾注了太多心血。
我和哥哥尚小,父亲在武汉当建桥工人,家里同样需要母爱,撇开自家为人家,母亲也心存内疚。可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啊!在当时的境遇下,想不了那么多也顾不了那么多。先人后己、不遗余力地帮助急需帮助的人——这就是当时虽不懂高深礼数却有海样情怀的母亲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小的时候,我和年长3岁的哥哥最盼过年——过新年穿新衣。虽说家境不算富裕,父母总要为我们兄妹俩添置一两件新衣裳,省吃俭用的母亲再忙也要为每人做双纳底的新布鞋,吃到平时很难吃到的红烧肉和藕炖肉汤。把正月十五一过,新衣服得脱下来,留着走亲戚时再穿。旧衣服穿得不能再穿了,妈妈又将破旧的衣服进行拆洗后,用米粉糊成“壳子”纳底做鞋。儿时的我喜欢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讲乡下有趣的风土人情故事。仲夏之夜,星月当空,我和哥哥躺在竹床上,母亲坐在一旁摇着蒲扇不停地为我们驱赶蚊虫,那情那景至今仍深深地嵌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母亲做了什么好吃的,只见她端着饭碗催着我们快吃,自己却不动筷子。
我5岁那年临近年关,瑞雪不约而至,母亲带着哥哥和我到姥姥家做了好多豆丝,谁料到寒天冷冻的傍晚时分雪越下越大,我们又不得不回自己的家。母亲便用两个箩筐一头挑着我一头挑着豆丝,8岁的哥哥跟在后面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自家方向赶路。突然,一股寒风袭来,母亲一个趔趄,连人带箩筐一同摔进田沟里,她眼疾手快,一边拉起我,一边用手一捧一捧地拾起洒落在雪地上的豆丝,只见母亲眼圈红红的,脸上流下的说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此后,每当吃到豆丝时,总不由得想起那一幕,一幕令人心酸的记忆。
年轻时的母亲是个什么样,我无法记起。人到中年的母亲身材高挑,有人说她长得很像宋庆龄。端详着母亲的40多岁的相片,浓眉大眼,皮肤白皙,一头乌发向后盘起,眉宇间透着质朴和善良,我越看也越觉得像。当我们兄妹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之后,渐渐发现母亲的腰身也不再挺拔。再后来,她吃饭常常哽咽,一小碗饭需喝几次水才能咽下,才得知是可恶的食道癌在作祟。我真恨自己不是学医的,在母亲被病魔折磨时束手无策;我真恨自己借口工作忙,在她弥留之际未能陪伴身边。母亲若是健在,今年也是百岁的高龄老人。几张有些泛黄的老照片是母亲留给我们的珍贵记忆,被我一直珍藏在相框里。
人们用世间最美的诗文赞美母亲、歌颂母爱:说母亲犹如春天的风,是天上的云,是雨后的霞;说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说母亲是一缕春风,是丝丝春雨,是一曲动人的歌。我要说,母亲就是一缕阳光,让我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永葆那份做人做事的品质,不失那份为人之初的纯真;我要说,我的母亲更像是一本书,书中记录了她一生太多的愁和苦,太多的人生感悟,太多的付出和奉献,太多对儿女的期盼和憧憬。逐渐读懂我的母亲,是在我为人母之后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啊,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惟有母爱的光辉亘古未变。
不是吗?正是人世间有了母爱,才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
陈双枚,原《东风汽车报》高级记者,编辑。现已退休。
作者感言:退休多年,仍舍不下干了40年的老本行。因为喜欢,所以不舍;也因不舍,不时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自己为他人多积攒些正能量,使得晚年生活多些乐趣、少些无聊,多些勤奋、远离痴呆,藉此不枉为曾经的职业。
本期策划︱黄承林
本期责编︱彭羽浓
文中插图︱梁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