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疯狂的追星族。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4日电(邢蕊)竞技场上永远都不止胜者的狂欢和败者的落寞。无论时光飞逝,岁月变迁,看台之上,屏幕前方,一群忠实的体育迷似乎从来不曾缺席。
从半导体收音机到彩色电视,从收藏的报纸到贴在墙上的海报,从千里传书到现场的呐喊助威……一代又一代体育迷的追星方式,也经历着升级换代。
资料图:国人为之骄傲的女排队伍。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一声振奋人心的呐喊
1981年,主攻手郎平4号位的一记重扣,让中国女排第一次站在世界之巅。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件的12寸彩电前,“青工”王明玉和工友们对着小小的屏幕欢呼雀跃。从那一刻起,中国女排成了他的精神食粮,郎平就变为他的“梦中情人”。
在那个蓝天悠然,白衣飘飘的年代,文娱活动远没有现在这般眼花缭乱。即便面对崇拜的偶像,那一代人的表达方式也显得内敛而又含蓄。“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么疯狂,那些热衷于排球的球迷,喜欢的方式也都很拘谨。”王明玉这样回忆道。
资料图:退役后执教的郎平
随着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竞技体育的力量在生活中逐渐发酵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口号。为了在工作中更好的贯彻落实“女排精神”,王明玉把当时报纸上女排的照片一张张剪下来,贴在单位的玻璃柜上。这一在当时有些疯狂的举动还遭到不少同事的嘲笑。
除了做剪报,王明玉还喜欢模仿女排扣球刹那的喊叫声,并将这一技能炉火纯青的运用到了篮球场上。“那个时候还发行女排的邮票,当时刚参加工作,没舍得买。”回忆起这段往事,王明玉还是觉得遗憾。
37年过去,当时不满20岁的“小王”,现在变成了大多数人口中的“老王”,随女排黄金一代谢幕的还有老王的青春。直到现在,提起当年的那些球员,郎平,海曼,路易斯……王明玉依旧能够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