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多所高校陆续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
在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的背景下,各大院校冰雪专业的招生政策备受关注。瞄准冬奥会,新增专业,体教结合,冰雪人才培养正驶入快车道。
高校扩招,专业多样
据了解,首都体育学院今年将扩招200名体育师范生,储备师资力量。
据首都体育学院招生办主任龚佳表示,今年该校将继续培养救护人员、冰雪赛事组织管理以及新闻报道等专业类型人才,涉及新闻学、体育竞技与管理、运动康复、体育教育等专业。
在服务2022年冬奥会以及冰雪运动进校园方面,学校要求本科生人人都要上冰雪,人人学会一项冰雪技能。
北京体育大学今年虽预计招生规模保持不变,但近年来相继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冬奥培训学院以及冰球运动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等,为考生提供多样的专业选择外,在冬奥人才的培养上也进行了全方位布局。
据了解,包括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在内的体育专业院校,在体育生和运动员的基础上,还面向普通文史理工类考生进行冰雪运动项目的招生,开设与冰雪运动相关的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外语、体育传媒、体育经济、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
2018年1月9日,冰雪运动近日在北京大学蓬勃开展,未名湖冰场受到大学学子热捧。东方IC 资料图
对症下药,体教结合
无论是竞技人才储备,还是消除产业壁垒,冰雪运动都需要为打通进出口,缓解生源困境找到良方。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体教结合学校,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和中国冰球运动学院都在体教结合方面进行了探索。
由教育部门负责师资和教学,体育部门负责训练及保障,涵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在2014年率先做出了尝试。
据校长介绍,学生在毕业后无论是进入体校从事体育事业还是正常考取高中,都有途径进入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就业也指向了冬奥会场馆服务方面。
中国冰球协会与北京体育大学共同组建的中国冰球运动学院则以跨项选材的方式进行选拔,招生规模每年达到250人。
在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同时,学院也为其他运动员提供了冰球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计划,冰球的教练员、裁判员、体能训练师、运动康复师、器材师和制冰师,学员具备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冰雪热潮带来的是解决竞技人才储备、退役安置等难题的机遇,也给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