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0日电(王禹)近日,德国羽毛球公开赛激战正酣,赛场外球员们对国际羽联新规的不满再度引发热议。林丹更是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文质问国际羽联,“你们改发球的规则,意义在哪里?”他表示自己打了十几年比赛,现在要被重新教发球,直指规则不合理。
2017年4月,世界羽联决定将发球高度由此前的不能过腰改为不得超过1米10。7个月之后,世界羽联将规定发球高度从1米10提高到了1米15(发球时击球点的高度不能超过1米15)不管运动员个子高矮,发球高度全部保持一致。
但是在不少运动员看来,世界羽联这样强制性的规定太过极端,完全没有考虑到运动的实际情况。丹麦选手安赛龙就曾经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视频,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搞笑的姿势发球,以表达对新规的不满。
丹麦选手安赛龙就曾经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视频,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搞笑的姿势发球,以表达对新规的不满。
发球新规同样给中国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此前的集训中,国羽教练组便针对这一规则组织球员进行了相关训练。但从过程来看,包括谌龙、李俊慧在内的球员都有些不适应。要么超线,要么不习惯过低的出球点,导致发球没过前发球线,成功率并不高。
德国公开赛是该新规实行的第一站,随着比赛的逐渐进行,亲身感受发球新规的球员们对于这一项规则的抱怨不仅并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印度女双球员斯基•瑞迪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太具有挑战性,现在所有球员都将精力放在发球上,很多球员都改变自己的发球方式,还是出现失误,这除了让球员生气,也只能增加她们的挫败感。”
8日下午,在比赛中受到新规困扰的林丹也通过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表达了对世界羽联新试行的1.15发球高度规定的不满。“训练了三十来年,在今年世界羽联来教大家发球了?说句实话这简直荒谬。”同时他指出:“你们更需要去走访运动员、教练员的建议,而不是几个人在房间里就推行出一个新的规则。”
林丹在赛后通过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表达了对于世界羽联新试行的1.15发球高度规定的不满。
与此同时,新规的发球高度测量装置也成为争议的焦点。该装置是在发球裁判的视线前方放上一根金属立柱,上方有片透明的亚克力板,板上有条与地面平行的黑线,距离地面1.15米,发球裁判坐在座位上看过去,发球者球拍击球瞬间不得超过这条黑线。
在发球裁判员实际判罚过程中,依然存在主观标准左右结果的情况,并不能保证新规初衷所要求的客观,这样的判罚很难让选手们完全信服。林丹就在微博中表示:“原本以为世界羽联推行新发球规则有科技的助力,结果还不是人眼分辨说你违例就违例了,说你没有就没有,不像鹰眼来得有绝对的说服力。”
本次比赛,发球违例的“重灾区”双打赛场违例频出,就连单打赛场多次下手发球都成为发球新规的“牺牲品”。新规的试行初衷是为了让发球的判罚能够更客观、准确,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规相应的配套硬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实行结果违背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