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0全民健身日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稳,全国多地的公共健身场所陆续“解禁”。城市的广场、公园到处都有健身的市民,人们已经逐渐从家中走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海洋中。 -
2020登顶珠峰
在喜迎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之际,中国登山队选择的纪念方式让世人刮目——再次攀登珠峰,这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这是一种使命的承接。 -
中国女排超级联赛
2019-2020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于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1月21日举行。
让残疾人运动员舒适比赛
——探访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
日前,记者探访了即将完工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在位于顺义区的项目工地现场,记者看到由冰壶、冰球两座训练比赛场馆及一座综合楼组成的场馆主体已经建设完工。作为全国首个残疾人冰上运动训练专业场馆,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国家残疾人冰上项目备战北京冬残奥会提供综合保障服务。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效果图。
■无障碍设计处处显关怀
走进场馆,通道左右两侧墙面分别涂刷成灰色和粉色,在灯光映照下简洁明亮。墙壁上,由高、低两条黄色栏杆组成的无障碍扶手已经安装完成。场馆目前正在进行开荒工作。
冰壶训练场内,场地混凝土结构层已经铺设完成,正在进行各系统运营调试工作,为即将开始的预制冰做最后准备。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工程环境部部长赵根祥介绍说,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作为专门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冰上训练的场馆,早在设计建设之初就考虑到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
记者注意到,区别于普通冰上项目场馆,这座专门为残疾人建设的场馆,其中一大亮点在于采用全平面设计,所有地面都是平整的,不存在任何高度差。运动员从进入场馆到更衣室换上比赛装备,再到进入场地参赛一路通行无阻。
“这座场馆从设计、建造到装修过程中,我们不断优化方案,目的是最大化提升残疾人训练参赛的便捷度。本着‘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等原则,施工方将所有的墙面阳角都做了抹弧处理,对残疾人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墙壁上安装了通道无障碍扶手永久性设施,两层扶手分别距离地面70厘米和90厘米,可满足不同残疾人群需求。场馆扶手表面采用树脂材质,具有冬夏恒温、抗菌抗病毒的功能。扶手采用仿木的颜色和纹理,并且具有一定的柔软性,握持感舒适。这是在细微处增加对残疾人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赵根祥说。
沿着场馆通道向前走,来到无障碍电梯旁,记者发现除了在正常高度设置的一组电梯上、下按钮外,在距离地面20厘米的地方还设有一组按钮。按下任意一个按钮,同向的两个按钮会同时亮起。赵根祥介绍说:“上面这一组按钮大家比较常见,下面这一组可以直接用脚触碰按钮。电梯门采用透明玻璃设计,轿厢内外能相互看到,方便彼此出行。”
与冰壶馆不同,场馆群另一侧的冰球馆不仅设有看台区域,还有9个专门的轮椅观赛区域,所有观众均可乘坐无障碍电梯到达这里。“轮椅观赛区域前方,我们安装了扶手以及高约90厘米的玻璃,方便残疾人朋友观赛。在玻璃下沿与地面的结合处,我们用凝胶填补缝隙,防止水滴或者物件滑落到冰面上,影响它的平整度。此外,我们为残疾人陪同人员提供可折叠座椅,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赵根祥说。
■运动员公寓彰显人性化
位于冰壶馆和冰球馆东侧的综合楼,主要为运动员公寓、餐厅和接待大厅及医疗康复、科研及教育培训用房。1楼为餐厅,2楼、3楼分别提供医疗科研、康复、教育培训服务,4至7楼则是运动员公寓,设64间房,可供128名运动员住宿。
在运动员公寓,记者看到走廊内摆放着各类家具配件,工人们正在进行组装。房间里,宽敞明亮的设计给人带来舒适感,细致入微的无障碍设计也处处彰显人性化。
据建筑设计院设计人员介绍,公寓房间内除了设置低位的紧急呼叫按钮外,一大亮点是窗户把手的设计,它的高度要比正常窗户把手低20厘米,充分考虑到了轮椅运动员的实际需求,“窗户把手高度在110厘米左右,采用旋转式开关设计,运动员坐在轮椅上也能方便地开关窗户。窗户外侧还将装上金刚纱窗,既防盗也防高空坠物。屋内家具考虑了残疾人的使用特点,包括书桌的容膝空间、低位的床等,轮椅运动员也会有足够空间活动,通行上不会有任何阻碍。”
卫生间设计同样处处体现无障碍理念。采用半自动平移门,减少了操作复杂度。门洞净距为85厘米,方便轮椅人士通行;洗漱台设置高度为离地面70厘米,低位设计的同时给轮椅运动员留下足够的容膝空间;可移动式浴凳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设置的双方向L形扶手和上翻扶手,保证了残障人士使用的便利性;马桶左侧安装特殊定制扶手,为运动员提供更有效的手臂支撑点,右侧墙壁上安装的斜“U”形扶手可供不同身高运动员借力。“尤其是在马桶区域设计中,我们创新性地使用了双位排水控制系统,这是施工方自主创新研发的一套控制系统,它有两个控制按钮,一个是安装在距后墙50厘米、距地50厘米位置,方便下肢残疾人士使用;另一个安装在距后墙80厘米、距地10厘米位置,方便弯腰不便残疾人士使用。在第一、第二控制按钮故障时,座便器边侧排水按钮仍可使用。目前,双位排水控制系统已经在这座场馆内安装完成。科技攻关小组就该项技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专利。”设计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每间公寓门框上方设置了警灯装置,一旦运动员在房间内发生意外并触碰紧急按钮,红色警灯将同时亮起,便于定位和救助。
■场馆兼顾赛后可持续利用
冬残奥会后,除了保障国家残疾人冰上项目的日常训练,该场馆还将承担国内与国际单项赛事的体育比赛、教学等功能。该馆将加大赛后综合利用力度,积极发挥功能辐射作用,为社会和残疾人群体参与冰上运动提供共享服务。其实,不仅残疾人,健全人在这里也会体验到舒适、优质、方便的软硬件服务。
据介绍,两座训练场馆同样能够为一般的比赛训练以及全民健身提供高标准的场地,通过冰旱转
换,训练馆可以变为多功能场地,为球类活动、文化演出、商业推广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结合早已建成的基地其他训练比赛场馆,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也同社会其他部门联手,安排残健融合项目。记者看到,在户外的足球场上,国安青少年队的小队员正在奔跑训练,而此前,这里作为国家轮椅网球训练基地,也承接过国家轮椅网球女队的训练。
北京晚报记者 吴东 实习记者 卓然
冬奥知识
残奥冰球“一杆两用”
残奥冰球项目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两个冰上比赛项目之一,其原名为冰橇冰球,在第1届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冬残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在第6届挪威利勒哈默尔冬残奥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参加残奥冰球比赛的队员都有下肢残疾,队员需坐在冰橇上参加比赛。冰橇是队员使用的重要装备,每个队员都要根据规则规定、自身残疾和身体条件量身定做。冰橇一般用钢、铝、钛和镁等材料制作而成,包括车架、前滑轨、足蹬、座斗、足跟支撑以及1至2个冰刀。
球员所用冰球杆一般都是碳纤维材料,最大长度不超过1米,杆头最大长度为32厘米,最大宽度为7.5厘米。球杆两端的形状和功能不同,杆柄顶端为齿状,用来推冰滑行;像船桨的一端是杆刃端,用来击球。
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冰球设一枚金牌,比赛在北京赛区国家体育馆举行。残奥冰球的场地规格与奥运会冰球完全一致,比赛规则基本相同。共有8支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可由15名男子队员参赛,或者最多16名队员参赛,其中至少包含一名女队员。双方派出包括守门员在内的6名队员上场,比赛可随时换人,没有名额和次数限制。双方可以运用滑行、运球、射门等技术和各种战术相互攻守,力争用冰球杆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并保护自己的球门不失。
每场比赛共进行3局,每局15分钟,每两局中间休息15分钟。若3局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加时赛一旦进球,比赛随即结束。加时赛如仍平局,双方将进行射门比赛,直至决出胜负。比赛分为预赛、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
该项比赛是冬残奥会项目中极具观赏性的项目。实习记者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