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勤保障部队:无人机快速投送战场物资,军地联手保障“野战营盘”
金秋时节,西南某地,桂林联勤保障中心物资运输投送保障演练悄然展开。
无人机起飞执行任务。姜超林 摄
“我部一辆步战车柴油滤清器损坏,急需更换。”演练中,正向预定地域机动的陆军某旅三连突遇装备故障,指挥所随即派出某型无人机投送配件。很快,三连官兵接到配件并完成更换,战车再次启动,呼啸前进。
“在复杂地形中,利用无人机将急需物资快速精准送达部队,会大大提高保障效率。”据该中心运输投送处领导介绍,为适应未来战场无人化、智能化趋势,满足“急供、急运、急修、急救”保障需求,他们综合运用多种型号无人机,围绕山地林区等复杂地形开展立体投送演练。
在海拔2000多米的西南某地,他们利用无人机展开单点向多点发放式、单点向单点精准式、多点向单点直达式物资投送演练,将自热食品、医疗用品、装备配件等一线急需物资送达演训场。
新型投送模式的优势,还体现在高效抢救战场“伤员”。
演练途中,一名战士被毒蛇“咬伤”,急需抗蛇毒血清。指挥所内,运输投送智能系统迅速启动。不一会儿,挂载“救命”血清和医疗物资的无人机在雨中平稳起飞,向预定投送地域飞去。
“经侦察,预定投送点地形不具备投放条件,我已重新勘察投放区域。”接到电台指令,无人机操作员立即调整,将新的航路信息传至无人机地面站,无人机随即改变航路。
笔者了解到,如果组织车辆经山路输送“救命”血清需要2小时,利用无人机投送仅耗时17分钟。接到“救命”血清后,卫生员立即为“伤员”注射。
据悉,结合此次演练成果,桂林联勤保障中心下一步将加强无人运输投送体系建设论证,完善无人机运输投送保障模式,为保障打赢提供更多支持。(林铎)
军地联手保障“野战营盘”
近日,西宁联勤保障中心一场储备营区应急保障演练在某储备坐落拉开帷幕。
“部队卸载完毕,协调地方交管部门,引导机动入驻。”演练指挥员、某储备资产管理局领导刚下达命令,便遇到突发情况——启封营区用电过载,线路出现故障。
据了解,储备坐落由管理所的点位管护员负责日常维护。管护员日常检查、巡守坐落工作量大,一旦在保障任务时遭遇突发情况,有限人力难以迅速排除故障。
演练中,他们果断启动军地协作机制,从驻地电力部门请来支援力量。很快,一台地方电力作业车驶入储备营区,迅速完成电路抢修。
高效率排障得益于新型保障模式。今年以来,该储备资产管理局探索军地“储为战”新型保障模式,按照“统一储备、动态管理,统一调整、精准保障,统一利用、优化配置”思路,将储备坐落按照“应战、应急、储备”划分管理层次,修订完善战储预案。他们以一线管护力量为主体、地方保障力量为补充,建立要素齐全、功能完备、规模适度的储备营区应急保障机制。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某营区突发火情,场地维护组迅即启动应急预案,当地消防部门即刻出动;部队车辆燃油耗尽,资源保障组协调地方加油车前出保障;野战银行、野战超市进驻储备坐落营区,为入驻部队提供服务……预置保障、先期保障的方法路子,在演练中得到检验。
“警戒防卫组注意营门周边安全,饮食保障组做好开饭准备。”临近中午,演练分队为入驻部队准备热食。
经过数日长途机动,某部保障部助理员张龙很是疲惫。车刚停稳,听到开饭哨音响起,张龙欣喜地说:“以前部队进驻,我们筹划保障累弯腰。如今卸载便入驻,入驻即吃上热食,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作战准备中去。”(陈龙、宋凯、刘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