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海军呼和浩特舰,聆听3名新兵的“首航”故事——
最好的遇见,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 维 通讯员 李虹明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水兵来说,因职责、战位不同,因人生阅历、成长路径不一,面对同一艘舰、同一片海、同一次远航,他们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起航时刻,舰艇犹如愈飞愈远的风筝,对母港的眷恋,犹如一条隐形的风筝线,一直牵系在水兵心间。
最好的遇见,是遇见更好的自己。经过军旅生涯中第一次大海远航,年轻的新战友就此告别过去的自己。青春,有了斑斓的底色;世界,变得和大海一样宽广。
劈波斩浪,褪去了青涩,年轻的水兵从此有了军人的味道。
——编 者
航行中的呼和浩特舰
脚步踩上舷梯,尽管耳边海风呼啸,她却听到了自己强烈的心跳
对于新兵王宇莲而言,舰船起航的时刻,让她心心念念的是一封“泛起秋叶黄”的家书。
去年秋天,新兵训练场外一座电话亭下,听到母亲周梅的声音,王宇莲鼻子一酸泪水涌出眼眶。
泪珠顺着被晒得通红的脸庞流淌,滴落在蓝色作训服上。
电话那头,浊浊暮色里,听着宝贝女儿抽泣的声音,眼角爬上鱼尾纹的周梅心里不是滋味。
她用手轻搓着电话线,千语万言哽咽在嘴边,一时不知该如何劝慰。
挂上电话,坐在台灯下,周梅铺开信纸给女儿写信。这是“女儿长这么大,第一次给她写信”。
儿行千里母担忧。事实上,从王宇莲离开家上大学,到穿上军装入伍,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让周梅这个母亲牵肠挂肚。
回想那年,王宇莲拿到高考成绩,全家都沉浸在“高分胜利”的喜悦之中。
一直渴望“早点独立”的王宇莲,放着省内最好的大学不读,非要远走他乡求学。从女儿报志愿到她走出家门,周梅都是“最后一个知道”。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转眼到了毕业选择就业的关口。放心不下女儿一人在外打拼,周梅一直想办法为女儿物色适合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周梅收到寄给女儿的一纸入伍通知书……
“看到入伍通知书那一刻,妈妈心里既激动又不舍。”家信的开头,周梅写下自己说不出口的内心纠结。
为女儿送行那天晚上,周梅含泪为她收拾行李。沉浸在兴奋之中的王宇莲,却忽略了母亲的感受。她只记得母亲送她上火车时,嘴角勉强挤出来的笑容和泛红的双眼。
王宇莲从小渴望穿上军装。
“很有主意”的她,早在高考前,曾瞒着母亲报名参军,但未能如愿。
步入人人羡慕的重点大学就读,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在王宇莲眼中却总像“少了一种味道”。
直到有一天,陡然看到校园鲜红的征兵横幅,王宇莲的军旅梦想再次被点燃。
“谁没有一颗乘风破浪的心?”还有半年就毕业的王宇莲,递上了入伍申请书。
“也许是奔向梦想的力量太强大,踏入军营后居然是一路绿灯。”在选择军兵种时,王宇莲如愿穿上浪花白;选择专业时,她如愿成为舰艇兵;选部队时,她又如愿登上南海某驱逐舰支队的最新战舰。
今年盛夏,呼和浩特舰新兵队伍中,王宇莲是唯一的女兵。
脚步踩上舷梯,尽管耳边海风呼啸,她却听到了自己强烈的心跳。
此刻,王宇莲的眼前一切都是那样真实,却又是那样的不真实。梦想成真走向大海,她告诉自己要更努力。
这里是她的战位:端坐在绛蓝色座椅上,挎包上印着“专属”的战斗号码,挎包里装着写有“王宇莲”3个大字的水兵手册。
呼和浩特舰情电部火箭干扰兵——用王宇莲自己的话说,她的新身份“犹如岁月长河中一颗闪光的宝石”。
手指轻点按钮,头顶甲板上,某型发射装置瞬即旋转昂首。机械齿轮运转,巨大的轰鸣声穿透甲板而来。紧接着主炮怒吼,一枚枚大口径的炮丸迸发而出……
一瞬间,浓浓的硝烟被海风吹散,但还是有一股硝烟味被吸进通风口。这一刻,王宇莲敏锐地嗅到了“战味”。
凝视着眼前的大海,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国。站在王宇莲身旁,班长、上士王继一脸冷峻,“舰艇上的兵没有男女之分,每个人都要扛起一份责任。”
那晚,借着床头壁灯,王宇莲又一次打开了妈妈的信。母亲的叮咛还是那样一番叮咛,但女儿已不再是昨天那个电话中“哭鼻子的女儿”。
纸短情长,她将家信轻放枕下。那一夜,收获了成长的她,脸上挂着微笑,睡得香甜。
返航时,李阳在甲板上高歌
舰上,青春自有好颜色。坚守,只为见证风雨后的壮丽与平静
人通常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句话,第二次应征入伍的夏军深有体会。就如他说的:“离开了,才知道自己深爱着军营。”
新兵队伍中,23岁的夏军显得成熟而稳重。两年前,他是海南省武警某部一名战士。
再次走进部队,他至今不能忘记的是那些曾经的日子:第一次打起背包长途武装奔袭5公里的雨夜;第一次顶着骄阳拼尽全力完成低姿匍匐……
“离开需要很多理由,回来却是因为懂得。”那年秋天,夏军选择了离开。走上新的人生路,他发现“选择了安逸,但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退伍后,夏军在酒店当过服务员、快餐店里炸过鸡、健身房里做过销售……每份工作他都拿出“当年拼战术的火热激情”。
但每当闲暇时刻,他的眼神会变得悠远。魂牵梦绕的,仍然是那一座曾令他“又爱又恨”的营盘……
时隔一年,夏军再次走进武装部。与上次报名时的兴奋有所不同,这一次他的眼神多了几分淡定。
“从头来过,重新生活。”夏军用手细细摩挲着新军装崭新的领花,脸上写满激动。
大海是辽阔的,给了夏军再一次穿上军装的机会。站在甲板上,换上海魂衫的夏军,已是呼和浩特舰的一名电工手。
第一次出海,面对巨大的涌浪,舰艇像被一只巨手推上浪尖、再跌入波谷,夏军紧握锚机的手不自然地抖动,手心渗出汗水,胸口剧烈起伏。
夏军的战位离舰艏最近,数吨的铁锚仿佛正在他的手中一节一节地坠入深海。
“回舱休息吧。”班长王力望着夏军惨白的脸,反而没有了平日的严厉。
到厕所吐完,夏军又一次回到舱室:“自己选择的道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凭着一种坚毅,夏军感受到大海的广博,也领略了海上的风云变幻之美。
返航的前一天,天气终于转晴。
一抹瑰丽的晨光洒在海面,丝丝薄雾为海天镀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朝阳跳出海平面的时刻,站在甲板上远眺,这是夏军从未见过的情景:
舰上,青春自有好颜色。坚守,只为见证风雨过后的壮丽与平静。
王宇莲(右)向班长请教装备检修技能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这舰,这海,这浪花,全都爱了
在大多数人眼中,新兵李阳似乎更像“新兵的样子”——这个身高一米八、体重180斤的西北小伙,上舰不久就因为晕船被撂倒了。
大学时,李阳常常自嘲“宅男”。动漫、可乐、薯片是他的“生活三件套”。
他还是个摇滚音乐迷,弹得一手好贝斯。性格腼腆的他,只要拿起贝斯,便会随着重金属的节奏律动,就像他自己说的,“音乐使我阳光”。
高中时,李阳自学了吉他、贝斯和架子鼓。上大学后,他和同学组了一支乐队,成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明星”。
“为什么来当兵?”说起这个话题,李阳带着“00后”特有的爽朗:“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他笑着说,音乐是生活元素,但音乐不能过日子,“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去拼搏,生活才能回馈给你更多”。
“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只懂音乐是不够的。”在家人鼓励下,他报名参军。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当兵淬火青春,用奋斗锤炼更好的自己。
在成为水兵之前,李阳几乎没有和大海亲近过。
“大海变幻莫测,大海的‘热情’也会令人难以招架。”走上战舰那一刻,四级军士长王博这样提醒他。
未曾拥抱大海时,李阳极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歌。
此刻倚栏远眺,迎着咸鲜的海风,望着远处的战舰。眼前的一切,就像跃动在海天的“音符”,如此美妙绝伦,“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这舰,这海,这浪花,全都爱了”。
经过新兵集中舰上训练,他和新兵战友依据专业、特长分配到舰艇各部门。摆在李阳面前的是一枚与他“个头差不多高”的鱼雷。作为舰上的鱼雷发射手,这个“大块头”将成为他水兵生涯的“老伙计”。
为了摆弄好这个“铁疙瘩”,李阳从早到晚抱着专业书籍研读。他心想,既然成为呼和浩特舰发射手,就要对得起这个岗位,对鱼雷“负责”。
李阳被分配到了二级军士长李武浩的班里。第一次见到“微胖界”的李阳,李武浩不禁皱起了眉头。
谁知,班长转身就把下铺的被褥拿到上铺,憨笑着对他和战友们说:“班里难得来个大个子,你睡下铺稍微宽敞些。”
李阳愣住了:“我的天,原来这班长这么暖。”事后他得知,李班长睡这张下铺,已经好些年了。
远航的时间并不太长。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经历,慢慢刷新了作为新兵的李阳,对水兵使命和海上坚守的认知。
“战舰是百人一杆枪,一人出错全舰遭难。”
舰上,训练值更、专业本领、责任担当是立身之本,他内心的那套“社会学”不吃香了。
上战舰之前,李阳想的是“苦熬一段没网、没音乐”的日子,两年后就退伍。谁知,如今舰上也有电子琴、吉他,闲暇时,他又摆弄起了乐器,和舰上战友组成一个“海上乐队”。
几个爱音乐的水兵们一直合计,下次远航时,能在甲板上来场“深蓝音乐节”。舰艇战友间的情谊,也让他重新审视以前开口闭口的那种“哥们义气”“兄弟情”。
学校里,他是小乐队的“灵魂人物”,还是59人组成的“轻唱团社长”。当兵入伍前,与朋友告别时,李阳一一拥抱了小伙伴们,信誓旦旦地许诺:“两年后再会。”
首航归来,李阳变了一个想法。
当几个要好的朋友打来电话问候,他说,要减肥、把身体锻炼好,“要当就当一名优秀的士兵”。又过了几天家人打给他,他开始为军事素质不高而担心,“真怕明年不能留队。”
“不要音乐了?”他之前的玩伴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他的“转变”。
“舰上的坚守,令人无畏,令人内心炽热,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感觉。”“这里吸引我的不仅是音乐,这里还有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舞台,让我有机会重新演绎自己的青春。如果可以,你们也来吧!”
那天舰艇靠港,站在甲板上的李阳,抬起头,凝望着湛蓝天空。
他的心里,也有一抹蓝天。
此刻的晴空万里、一望无垠,如同他理想中更加广阔的湛蓝色人生。
战舰劈波斩浪,夏军迎着海风检试锚机
碧海中的呼和浩特舰。奉俊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