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张 华
19边防巡逻被装正式列装了。
回想起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作为课题组长,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何让被装保障真正满足边防部队实战化勤务需求,成为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坚强支撑。
边防巡逻被装课题研究源于部队,服务于官兵。研发设计过程中,在高原山地、边境海岛特殊的环境、气候条件执勤的战友们,用真实感受提出了保障需求。而这,正好与军委机关、军事科学院科研要向实战化转变的思路不谋而合。
为了实现精确化保障,军委后勤保障部领导直接指挥、业务局领导带队,军科系统工程研究院抽组精干研究人员参加,上高原、下海岛。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冬季前往根河、夏季到桂山岛,前往无人区亲身体验边境巡逻执勤,从询问“官兵巡逻需要什么”到“我巡逻需要什么”,拿出更贴近官兵需求的设计方案。
掌握需求只是明确了目标,解决需求才是研究的初衷。这需要科学的思维,扎实的攻关。在相关科研思路引导下,课题组梳理总结边防巡逻被装体系,并将体系中具体品种需求,转化为攻克“轻质、耐用、保暖、燃烧炭化”等关键技术。
数百次的实验室试验,10余轮的样品试制,我们攻克了“高强聚酰胺制备、双包双嵌纺纱、超细轻质保暖絮片生产、钛合金拉伸成型、拒水羽绒制备、星空迷彩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边防巡逻被装轻质、高强、保暖、燃烧炭化和伪装等问题。
同时,在充分考虑到战斗勤务中“人体尺寸扩容需要”基础上,我们将人机工效学原理与服装版型设计相结合,开发出针对边防巡逻勤务需要的作战套服;考虑到“边境巡逻野外生存需要”,我们研制“多功能水壶、防眩光眼镜”等巡逻装具。
设计好不好,官兵说了算。在新型被装部队试穿试用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其携行的方便性很重要。翻山越岭的官兵,需要根据天气变化调整配套服装,有限的单兵负荷重量、携行装具容积,对被装的收纳方便性、携行体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题组根据部队官兵意见,先后研究分析不同被装品种的单品包装方式和携行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针对性地设计出“组合式可拆卸服装结构”和“多种携行接口”,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升了被装保障的机动灵活性和精确化保障水平。
边防巡逻被装的研制成功,是我军被装科研战线紧贴战场服务战斗力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聚焦部队实战需求,将坚持体系科研思路,以实战需求为牵引,聚焦职责使命,聚力军用功能材料、单兵综合系统、军事人因工程等课题攻关,为实现军需装备的升级换代,保障打赢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