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对抗演练中,突遇“绿军”怎么办?从两支连队的抉择,审视如何树立正确的“战场
胜在脑子里永远有敌情
宋鹏 李小龙 韩成
前不久,新疆喀什军分区某部组织的连战术对抗演练圆满收官,一连虽然进攻用时最长、选择路线最远,却获评“最佳战队”。回顾演练过程,不少官兵深受触动。
一连胜在何处?“胜在敌情观念!”演练中扮演蓝方、与一连同场对抗的二连连长丁文学介绍,此次演练是以红蓝对抗的方式进行,为检验官兵实战能力,导调组不打招呼在某高地附近部署了一支“绿军”巡逻小分队。不少连队在这里栽了跟头,而选择停止行军、抵近侦察的一连在“敌情观念”这一项获得了加分。
当日凌晨,按照考核分组,一连和二连分别进行夜间实战考核。平日,两个连队军事训练水平不相上下,这次沙场较量,双方自然摩拳擦掌,铆足了劲要拿下这场比拼。
信号弹升空,战斗正式打响。一连连长王升、二连连长丁文学分别带领官兵从戈壁滩某高地东西两侧出发,奔着同一个目标发起进攻——谁率先登顶,谁就能抢占战斗主动权。
破障碍、过雷区、越沟壑,两个连队一路边行边打,几乎同时抵达高地旁1公里处的最后冲锋带。按照考核设置,有两条上山路线供他们选择:一条开阔平坦,可以径直冲向山顶,省时省力;一条乱石丛生,将会降低行军速度,但利于隐蔽。求胜心切,王升和丁文学都选择了前者。高地顶端的标号旗肉眼可见,距离胜利越来越近,他们迅速召集官兵完成进攻编组,准备放手一搏。
就在此时,“意外”却发生了。进攻路线前方数百米处,突然出现一支佩戴绿色袖标的巡逻小分队。战局紧迫,是停止还是继续?两位连长做出了不同的抉择——
“‘绿军’出现虽然有些蹊跷,但考核方案并未明确,是不是把他们划在情况之外?”“战斗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该不该一鼓作气冲上山顶?”二连连长丁文学经过一番纠结之后,决定计划不变,带领官兵继续按原路线前进。
“既然是打仗,在没弄清是敌是友的情况下,大家就地隐蔽!”王升选择暂停进攻,命令班长胡春发带领本班成员抵近侦察。在反复核对无法确认对方身份后,王升最后决定,放弃平坦开阔路线,改从乱石堆中隐蔽行军,避开“绿军”巡逻小分队。
考核成绩揭晓,落后登顶的一连反倒取得第一名。弄清原委后,二连官兵认真反思,输得服气。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只有把敌情、我情和战场态势时刻挂在心上,把自己时刻摆在打仗环境里,训练才有意义……”复盘检讨会上,官兵围绕“如何提升实战意识”展开热烈讨论,丁文学的一番自我反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演练结束,该部以此为契机,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战场观”,深入查摆出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敌情意识不强、筹划准备不足、作战要素不全等弱项短板,努力打通通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