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军事

观察

回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创新

2020-11-03 09:13:11 来源:解放军报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志愿军将士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军事创新成为志愿军制胜抗美援朝战场的重要法宝。

  兵力运用方略创新。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为解决士兵吃不好、睡不好、体力消耗大、休整补充难等问题。时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李富春在写给毛主席的报告中建议:“考虑用兵团、或军、或师轮番作战的办法,……在必要时或整个兵团、或抽军、师去代替打疲劳了的前线部队,使前线部队抽到后方休整。”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由休整转为防御作战,休整补充成为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确定了志愿军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采取轮番作战、轮番休整的方法,使志愿军始终保持了数量优势、斗志旺盛的作战力量,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实现了持久作战,达到了大量消灭敌人的目的。轮番作战,有效解决了志愿军在新的条件下作战与休整的矛盾,实现支持长期作战、广泛锤炼部队目的,为我军遂行局部战争使用兵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战指导方针创新。抗美援朝战争五次战役表明,由于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志愿军很难按战役意图实现对敌军的包围,即使包围后也难以达成全歼的目标。毛主席总结了五次战役作战的经验,提出了对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打小歼灭战的思想。毛主席形象地称之为“零敲牛皮糖”。这种战术,一方面可以打击敌人士气,动摇其信心,消耗其力量;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志愿军积累经验,增强战斗力,为打大歼灭战奠定良好基础。“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完全符合当时的战场实际。特别是当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战阶段后,志愿军实施的带有进攻性质的战斗,都是贯彻了这一战术,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战场效果。把一种作为辅助的作战样式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作战样式,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兵力协同作战创新。大、小和岛位于朝鲜铁山半岛正南约40华里的深海海域,是南朝鲜和美军重要的前哨阵地,担负着情报侦搜、特务派遣、空中指挥等多种任务。1951年11月30日,志愿军进行了以收复大、小和岛为主要任务的渡海登岛作战。战前,志愿军442团官兵,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由近而远,逐岛作战”的作战指导方针,在进行严格紧张的临战训练的同时,广泛发扬军事民主,认真研究岛上敌情、地形、潮汐和战法,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渡海登岛作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战斗发起后,442团各级渡海攻击部队,能及时起航,按时到位;空军、炮兵及时有力地支援,使这次渡海登岛作战的诸军兵种达到了密切配合,协同有序,从而使我军以较小的代价,全歼了岛上敌特武装,胜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此次登岛作战,虽然战斗规模较小,却开创我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先河。

  空中战术理论创新。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多为“新手”,但大胆革新空战战术,创造出“菱形”“楔形”等攻击队形,在与美军空中格斗中屡屡得胜。1952年7月后,美空军实施战术升级,以“饵机”为引诱,采取“口袋”战术对我实施围攻。志愿军空12师34团经过多次地面模拟和战术评估,最终决定采取“蛇形”队形:每个中队4架战机、呈楔形飞进,4个中队组成一个编队、形似弯曲的长虫,专挑敌人的“口袋底”集火猛攻,以高敌一筹的战术赢得空中格斗。志愿军空军在与美空军作战中,提出“集中力量打一域”的建议,后经反复总结,形成“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理论原则,是对我空军战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在世界空战战术思想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阵地防御作战创新。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实行由运动战向阵地战的战略转变,贯彻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防御战初期,志愿军有的防御分队在战斗中把单人的防炮洞(猫耳洞)挖成弯形,又连接成马蹄形,出现了坑道工事的雏形。志愿军领导机关及时发现并迅速推广了这一群众创造,从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构筑了长达1250公里的坑道工事,还有堑壕、交通壕6200多公里,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阵地防御体系。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实施反击作战和阵地进攻,可以尽量将攻击部队前出,既有利于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又能够减少自己的伤亡。坑道作战,是我军的一项战场创造,是我军阵地战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战役阻击模式创新。在第五次战役中,随战役深入,志愿军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愈发明显。而美军集中优势兵力,用精锐装甲部队开路,直指我位于后方的后勤基地铁原。志愿军全军后撤需要时间,重新组织防线也需要时间。构筑野战工事,至少需要3天,而机械化的美军1天就能到达战场。负责阻击敌特遣队攻势的189师师长蔡长元决定将兵力打散,编成200多个小股部队,分散到25公里宽、20余公里深、总计500平方公里的庞大区域,建立了200余个简陋阵地。189师的将士们像一个个钉子一样让美军找不到攻击的重点。189师成功坚持到最后,为后方的工事修建留出了足够的时间。铁原阻击,以分散之兵打阻击,写下人类步兵阻击作战的新篇章。

  作战保障方式创新。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出境作战,对手陌生、战场生疏,后勤保障方面呈现了许多新特点新需求。志愿军物资需求迅速增长,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也无法像在国内一样得到就地支援,再加上敌人的疯狂“绞杀”,后勤保障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为粉碎敌人的“绞杀”阴谋,保证物资供应,志愿军创建后方勤务司令部,建立了与作战指挥相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后勤指挥体系,以后勤分部为支撑、以军后勤建制保障为主体,形成了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分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适应志愿军东西南三面作战的后勤网状保障体系,“在保障中战斗、在战斗中保障”,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志愿军后勤战线官兵群策群力,汽车兵“找规律、错时间、钻空子”,铁道兵创造了“集体直达”“分段倒运”“片面运输”“合并运转”“顶牛过江”“当当队”“水下桥”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李银祥 张昊)

编辑:高冲
 
 
 
 

图片

 

图片

 
 

专题

  • 专题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 专题

    2020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专题

    领航强军新时代

  • 专题

    “最美退役军人”风采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