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军事

高清图片

“贺兰飞狮”:张开新时代的翅膀

2020-11-11 07:50:23 来源:解放军报

  

  “神炮中队”不曾授旗。

  天安门广场上,当风卷着红旗吹来,曾勇的视线渐变成红色。手中这面战旗,已经陪伴他训练很久。虽然被旗帜挡住了视线,但他从没有哪一次,比此刻看得更清楚。

  这阵风,携着战场硝烟而来,吹得战旗猎猎作响。这阵风,似乎把那段遥远的历史打捞出来,将这面战旗从他的眼前、耳边,吹进他心里。在这阵风中,曾勇遇见了心中寻找已久的那面战旗。

  阅兵式结束,在这个让他倍感光荣的时刻,曾勇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没看到你,光看见旗了!”似乎是怕人多听不清楚,母亲声音很大。

  “我也是。”曾勇笑着说,“那就够了。我就在旗的背后。”

  这句话,他说给母亲,也说给自己。

  最强大的力量,却源自最温柔的情感

  看着一架架战机起飞降落,是下士谢昕澄夜晚独特的打开方式。几乎每一次夜航,他都默默站在飞机跑道不远处的哨位上。

  驻地深秋的夜晚,总是繁星漫天。在谢昕澄左边,贺兰山的墨色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在他右边,战机的红色信标灯向着天际渐行渐远。

  耳边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蓝白色尾焰掀起的气浪,成了他和战机之间为数不多的交流。

  “天快亮的时候,太阳慢慢升起来。阳光洒在身上,很踏实。这一刻,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昕澄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因为又平安度过一天,感觉自己也在保护这支部队,这就是我喜欢站哨的原因。”

  保家卫国,人民军队穿越时空的使命。

  68年前,年轻的飞行员许秀玉驾驶着战机来到朝鲜。在朝鲜黄州、沙里院地区,许秀玉与侵朝美国空军发生了战斗。那次空战,他第一个击落美军飞机。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航校飞行员,他的飞行时间当时还不到20个小时。

  消息传回国内,深深影响了一个年轻人——谢昕澄的爷爷谢江仁。

  那年,谢江仁26岁。1949年新中国解放初期,他参加了解放攸县的支援工作和地下工作,却一直没能入伍。没能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时间跨越到2014年,谢江仁弥留之际,谢昕澄刚满16岁。那年,他半跪在爷爷的病床前,听到了爷爷对他那句最后的嘱托:“爷爷希望你能参军。”

  当年,许秀玉所在部队正是谢昕澄所在部队“贺兰飞狮”的前身——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六师。

  来到部队,是爷爷的遗愿。而留在这里,是谢昕澄自己的心愿。

  “在这里,我读懂了一支部队的初心和使命。”谈及留在部队的原因,谢昕澄思考了一会儿,说出这样一句话。

  许秀玉的女儿许艾素在一篇文章中,记载了陪许老英雄最后一次看城市灯火的场景:“我陪他顺着楼梯一步一步走下楼,然后,坐上早已等候在病房楼前的卧车,缓缓离开医院,沿着城市环线,一圈一圈地走。他说,‘丫头,咱们的城市真美!咱们的国家真美!’”

  也许,许老英雄这句话就是一代代官兵奋不顾身的动力源泉。60多年过去,这支部队从抗美援朝的烽烟中走来,历经数代官兵更迭和驻地移防,但这种保家卫国的志愿,一直在这支部队赓续传承。

  “我们是英雄的贺兰飞狮,战火中诞生,战斗里成长,保家卫国建功勋,神炮传人威名扬……”今天的营区,回响着《贺兰飞狮之歌》。在这支英雄部队的官兵看来,成为“狮子”是一种选择。

  “为了保护领土,狮子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某种意义上,我们和狮子一样,为了保护家人和祖国,必须不断强大自身。”机务二中队中队长田军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又是一次夜航,谢昕澄再一次站在哨位上。

  远处,塔台的灯火早已点亮。塔台旁的3个车库里,消防车、救护车和抢救车静静停放着,卫生员陈娇从救护车上下来,看向机棚的方向,机务人员早已开始起飞前的保障工作。

  跑道灯亮起,飞行员王骏驾着战机轰鸣着刺向夜空。在他的视野里,整个机场渐渐变成一个光点。

  “有一天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站出来。”看着光点里那些默默守护这次夜航的身影,王骏心想。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刘云

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