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天下】伊朗加强与拉美左翼合作共同寻求破局之道
钮松
阅读提示
伊朗外长扎里夫4年内两度访问拉美,其实是伊朗与拉美密切关系的一个缩影。伊朗和拉美政治上相互扶持以求政权稳固,经济上打破制裁以求国家生存,但是这难以改变双方在对美关系中的不利地位。在美国新总统上任之前,美国政府极有可能以新的对伊制裁来回应扎里夫的拉美之行。
近日,伊朗外长扎里夫开启新一轮拉美之行,先后访问委内瑞拉、古巴和玻利维亚三个拉美左翼国家。
委内瑞拉外长豪尔赫·阿雷亚萨称:“每次高级别访问都在加深我们的战略同盟和兄弟情谊。”古巴官方媒体《格拉玛报》称,扎里夫与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的会面意味着“宣誓团结”,以共同应对美国对这两个“不向美国屈服国家”的严厉制裁。
这并非扎里夫在拉美的政治首秀,他在2016年8月便率领大批官员和商业代表团访问古巴、玻利维亚、智利、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六国,意图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生效背景下进一步发展与拉美关系,推进伊朗国际处境的改善。
双方关系延续已久
扎里夫4年间的两度拉美之行,其实只是伊朗与拉美密切关系的一个缩影。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当政期间曾数次访问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内贾德与时任委内瑞拉领导人查韦斯以“兄弟”互称,可谓私交甚笃。此外,内贾德还将其2012年1月的拉美四国之行称为“找朋友”之旅。
事实上,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便大力发展与拉美国家间的关系,其直接动因便是共同的反美主义。
换言之,美国因素促使宗教背景、政治体制迥异的伊朗和拉美走向“抱团取暖”并延续迄今,这种特殊关系随着当前美国与伊朗关系、与拉美关系的裹足不前甚至退化而历久弥新。
在拉美国家中,委内瑞拉是最早承认伊朗的国家之一,再加上查韦斯当政期间以拉美反美领袖自居,这使得委内瑞拉成为伊朗发展与拉美关系的重中之重。如果说以色列和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遏制伊朗的两大“前哨”,那么深耕美国的“后院”拉美则是伊朗进行“曲线救国”的重要舞台。
扎里夫此次拉美三国之行在时机选择上饱含深意。他于11月4日抵达首站委内瑞拉,而11月3日美国大选正式开始。
扎里夫在美国大选开始且选情胶着之时访问拉美,一方面有近距离“观摩”美国大选的意味,毕竟特朗普政府彻底颠覆了奥巴马政府所达成的伊核协议且对伊朗造成了巨大损害,伊朗难以对美国选情完全无动于衷。
另一方面,扎里夫也有近距离对美“喊话”的意图,他在委内瑞拉公开宣称:“西方的霸权时代已经终结”,这表现出了伊朗无惧美国制裁、坚定与拉美左翼国家团结合作的根本态度。
国际国内双重考量
就扎里夫访问拉美的现实原因来看,具有国际国内政治的双重考量。
就国际政治目标而言,伊朗与拉美均有着政治与经济上的相互需求,即政治上相互扶持以求政权稳固,经济上打破制裁以求国家生存。
政治上,伊朗与拉美左翼国家的政权均受到美国强烈敌视,美国不仅大力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反对派,还积极策动武装干涉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极限施压政策,伊朗与拉美国家之间需要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威胁。
经济上,伊朗和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均长期遭到美国制裁,彼此间寄希望通过经济合作来打破僵局,如今年伊朗便突破封锁向委内瑞拉运送150余万桶汽油,这大大缓解了马杜罗政权的“燃眉之急”。
就国内政治而言,美国政府在伊核协议上的背信弃约且重启制裁,直接导致力主该协议出台的伊朗改革派与温和派受到极大冲击,保守派和强硬派此前已在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
扎里夫此行一定程度上也是着眼于明年的伊朗总统大选,伊朗各政治派别均在“反美牌”上大做文章。
难以改变不利局面
对于扎里夫此次拉美之行的意义,委内瑞拉外交部的描述是美国正“激烈努力”限制伊朗在西半球的影响力,伊朗方面将伊朗在南美的存在称为“美国的噩梦”,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或是“自说自话”。
尽管伊朗与拉美左翼国家的领导人之间有着长期且相对密集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具有门罗主义传统的美国的高度戒备,但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在拉美地区根深蒂固的优势存在,美国仍旧是中东事务和拉美事务的强有力主导者。
对于伊朗和拉美而言,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有限,主要着力于政治上的破局。双方的交往能够部分改善彼此的艰难处境,但却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其在全局中的不利地位。
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就两国的选举制度在推特上隔空互怼。有美国媒体透露特朗普政府将不断推出一系列对伊新制裁,以为其可能的继任者在伊核协议的“拨乱反正”上制造更多障碍。 以反建制为显著特点的特朗普政府在美国政权过渡期内充满诸多的政策不确定性,极有可能采取进一步对伊造成不利后果的制裁举措来回应扎里夫的拉美之行。
美国、拉美、伊朗之间是一组复杂的三边关系,不论伊朗与拉美口头上承认与否,其对美国大选结果的关注是不言而喻的,防范与接触仍将是今后美伊关系的两个面向。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