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闭门低调”会见,土耳其没有官员作陪
接连受冷遇,蓬佩奥欧洲中东之旅好尴尬
解放日报记者 张全
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他为期10天的欧洲和中东之行的第二站。同上一站法国之行的“遭遇”一样,他仍未感受到东道主充足的热情——没有官员与他会面,只有几位宗教人士作陪。
外媒指出,蓬佩奥此行注定尴尬,因为他计划访问的7个国家都已经祝贺拜登胜选,目光转向“拜登时代”。这位特朗普麾下的美国最高外交官,仿佛已化作“隐形的特使”。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时期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受到严重冲击,尤以法、德等西欧国家受创最深。欧洲担心,即便拜登执政,特朗普主义也难以褪去,故而抓紧“修炼内功”。在此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有关欧洲自强的表态。
在美国—中东关系方面,中东国家也在坐等与拜登团队接洽,让蓬佩奥此访大打折扣。过去四年,由于特朗普政府偏袒以色列、打压伊朗,中东乱局、危局不时上演。中东国家除了以色列、沙特、阿联酋,其他国家民间反美主义高涨。外界担心,如果蓬佩奥力促沙特等国与以色列建交,将刺激伊朗,加剧中东动荡。
爱丽舍宫的冷清
美国国务院网站介绍,蓬佩奥将在11月13日至23日陆续前往法国、土耳其、格鲁吉亚、以色列、阿联酋、卡塔尔以及沙特。重头戏是反恐和宗教自由等问题。
在首站法国,蓬佩奥逗留了三日。疫情封锁下的巴黎,在阴霾中显得格外冷清,而法方的接待也格外低调。法方称,双方的会谈内容将全部对拜登团队公开。就在几天前,马克龙刚与拜登进行了美国大选后的首次通话,祝贺拜登当选并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美联社称,马克龙于当地时间16日与蓬佩奥举行了“低调的闭门会晤”,没有举行新闻发布会。另一个不同寻常之处是,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是在爱丽舍宫与蓬佩奥会晤,而不是在办公室。美联社表示,法国的微妙举动表明,马克龙政府已开始展望“拜登时代”。
不过,美国国务院试图营造另一种亲近的画面——国务院称,到访期间,蓬佩奥和马克龙讨论了全球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努力、伊朗破坏稳定的行为以及真主党对黎巴嫩的恶劣影响;国务院还表示,蓬佩奥强调了跨大西洋联盟、北约的团结以及应对中国的重要性。
而蓬佩奥本人也在16日连发多条推文,向东道方致谢:“很高兴今天在巴黎会见马克龙总统。法国是我们最古老的盟友,我们的关系于跨大西洋联盟而言不可或缺……”
只是,法国媒体立即泼上冷水——“蓬佩奥抵达法国,开始尴尬的欧洲和中东之旅。”法国24新闻台说。文章称,此行注定尴尬,因为他计划访问的7个国家,都已经祝贺拜登胜选,而蓬佩奥拒不接受投票结果,并信誓旦旦地称“特朗普政府会迎来第二任期”。过渡期的混乱给议程蒙上阴影。
舆论还指出,尽管特朗普与马克龙初期试图相互吸引,但后来随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伊核协议等,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拧巴”。马克龙有关北约“脑死亡”的言论,也令山姆大叔一个劲摇头。
安卡拉的怠慢
结束法国之行后,蓬佩奥来到第二站土耳其。他在伊斯坦布尔会见了宗教领袖,但没有会见政府官员,原因是土耳其官员无法在蓬佩奥短暂停留期间从安卡拉飞往伊斯坦布尔。作为补偿,蓬佩奥与土耳其外长拟于12月在北约外长会上碰面。
当被问及这是否被视为来自安卡拉的怠慢时,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表示,这“只是一个日程安排问题”。不过媒体还是捕捉到诸多“美土不和”的证据。就在蓬佩奥出访前,安卡拉对他会见宗教人士的计划严加指责:“美国应该先照照镜子,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表现出必要的关注。”
美联社指出,由于美国支持居伦运动,美土关系急转直下。在土耳其从俄罗斯购买S-400导弹、威胁以色列、接待过哈马斯领导人后,两国关系更是紧张。蓬佩奥今年访问了希腊和塞浦路斯,以示不满。除了法国、土耳其外,格鲁吉亚和卡塔尔也都与特朗普政府关系不顺。
在访问清单上,能够给予蓬佩奥足够礼遇的,可能要数以色列、阿联酋和沙特。蓬佩奥想向它们传达的重要信息是,巩固阿联酋、巴林等国此前与以色列达成的和平协议。在阿布扎比,蓬佩奥将会见王储,讨论F-35战机的销售。在以色列,他将参观约旦河西岸定居点,这是前几任美国国务卿都避免去的地方。此行被巴勒斯坦指责为“将定居点合法化的危险先例”。
新闻分析
对美焦虑:欧洲求自强,中东有担心
解放日报记者 张全
在分析人士看来,蓬佩奥此次外访也成为观察美国与欧洲、中东关系的重要窗口。
“玫瑰色”褪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造成巨大破坏,被形容为“全面倒退”的四年。蓬佩奥作为特朗普外交政策执行者,主要策略是拉拢英国、中东欧国家。因为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大国,能起到引领其他欧洲小伙伴的作用。而中东欧国家则对俄罗斯抱有敌意,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美国希望把这些国家拉上大国竞争的战车。
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欧洲核心国家德国、法国等,则因为与美国的外交理念分歧、北约军费摊派等问题而“失宠”于华盛顿。“一个极端情况是,特朗普任期4年,一次都没访问过德国,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如此,西欧国家近年来不断传出“欧盟当自强”的呼声。就在与蓬佩奥会谈前,马克龙又把“欧洲自主”推向新高度。他在接受《欧洲大陆》杂志采访时表示,即使当选总统拜登接掌美国,欧盟也必须继续努力,发展在技术、国际金融和国防领域独立行动的能力。
马克龙说,“美国只有在我们认真对待、并在国防方面拥有主权的情况下,才会尊重我们作为盟友的地位……”他顺带抨击了德国防长近日有关“欧洲永远需要美国”的言论,称这应该不是总理默克尔的意见。
冯仲平指出,马克龙的表态值得玩味。事实上,美国大选形势明朗之后,欧洲国家对美欧关系有一个“由热及冷”的思考过程:一开始对拜登当选有望重新理顺美欧关系欣喜若狂,但最近趋向冷静。原因在于,第一,它们认为新政府将受制于府院之争,如何改观美欧关系尚无定数,况且特朗普主义远未消散。第二,新政府可能忙于“对内疗愈创伤”和“对外应对中国”,对欧洲会投多大精力要打问号。
“在此背景下,马克龙的话就很好理解了。欧洲当然期待拜登大幅改善美欧关系,但是欧洲人还是该干嘛干嘛。”冯仲平说,“如果说欧洲国家过去几年关注的是英国‘脱欧’,那么现在它们可能觉得美国脱欧是个大趋势,所以要练内功,顾自己,做到战略自主。”
一些外媒也指出,即使拜登上台,欧洲也不要认为“玫瑰色的世界会回来”,因为特朗普主义已终结大西洋彼岸的浪漫主义。“特朗普留下的记忆将依然存在,并让人们对未来美国总统可能采取的政策感到焦虑。”布鲁金斯学会的迈克尔·奥汉隆说。他称这种现象为“同盟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次告别之旅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孙德刚指出,蓬佩奥的中东行被视为一次告别之旅。中东国家在等着与拜登团队接洽,对蓬佩奥重视程度降低,所以此访象征意义更强。美国智库“美国进步中心”研究员布莱恩·卡图里斯也认为,“这对蓬佩奥来说不会是一次胜利之旅,外交官对即将出局的人不感兴趣。”《耶路撒冷邮报》则将蓬佩奥此访称为“特朗普外交学说的安魂曲”。
孙德刚认为,过去四年,由于特朗普政府偏袒以色列、打压伊朗,中东乱局、危局不时上演。中东国家内除了以色列、沙特、阿联酋,其他国家民间反美主义高涨。
在美土关系方面,土耳其实行总统制后,美国认为埃尔多安政府偏离了华盛顿设定的自由民主航向。土耳其不顾美国反对与伊朗、俄罗斯推动旨在解决叙利亚冲突的阿斯塔纳进程、公开点名批评以色列等,都让美国深感恼火。而美国则包庇居伦运动,触怒安卡拉。
在美卡关系方面,特朗普政府有意让卡塔尔加入中东战略联盟,共同施压伊朗,但2017年卡塔尔与中东多国断交,美国希望在促和之后,推动卡塔尔与以色列建交,一方面让卡塔尔脱离土耳其轨道,一方面与伊朗拉开距离。
美阿、美沙、美以关系有着相似性,三个中东国家都担心美国未来新政府与伊朗和解。对于阿联酋,美国国务院火速批下军售大单,巩固阿以建交成果和防务成果;对于沙特,蓬佩奥此访议程中将包含促进沙以关系正常化的努力,不排除以军售诱饵和卡舒吉事件迫使沙特与以色列“互加好友”。而沙特等国也会积极游说,以便使美国未来不要过快从遏制伊朗转向接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