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之一
新华社记者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
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创新的春天”,从“占有一席之地”到“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创新的旋律越来越激越、昂扬。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的“动员令”。参加大会的两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进入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通过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说。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六个“坚持”、五个“着力”,分析了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的关键支撑,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所释放的重大活力,也更离不开一代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努力。加把劲,就会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取得主动,抢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机。”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表示,我们必须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着力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在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将承担前所未有、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
迎接新挑战: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院士们表示,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创新决心是一回事,能不能创新是另一回事。”白春礼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院士说,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
“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说,我们要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甘坐冷板凳,勇做栽树人。”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说,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说,我们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