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发展社区养老托幼服务,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回应放“五一”小长假……记者会尚未结束,李克强总理的这些“话”就迅速被各大媒体作为“重磅信息”逐一发布。网友们把这些“话”比作民生“大礼包”。
“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3月1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持续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
提供公租房,让那些从事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老年大学等的社会力量免费使用
中国新闻社记者首先就民生领域话题向总理提问。他的问题是: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着力改善民生,但是在民生领域也会听到一些抱怨,明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除了脱贫之外,民生领域我们能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期待?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究竟是怎么考虑的?
李克强笑答,你问的问题很大,因为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现在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如果按60岁以上算,近2.5亿人,65岁以上有1.7亿人,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他们的服务问题涉及到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
总理说,当前解决这一问题应重点发展社区养老托幼服务,要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李克强所言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就是:提供公租房,让那些从事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老年大学等的社会力量免费使用,还可以给予水电气的费用减免,可以减税免税。
李克强强调,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平准入,把主要精力放在公正监管上,确保这些服务是安全可靠的,对那些违规的要坚决逐出市场,“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安心”。
“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有幸福的童年,那就有千家万户幸福愉悦的家庭,也可以让青年人或者中青年人有更多的精力去就业创业。”总理说。
要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对那些吸纳劳动力比较多的企业要给政策优惠支持就业问题几乎是李克强总理记者会每年的“必答题”。3月15日的记者会上,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去年以来,一些企业存在裁员的情况,有的内外资企业开始向境外转移。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反映,他们想招一些合适的技术工人却很难。政府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李克强表示,今年就业优先的政策首次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不管是减税、还是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就业来进行的。有了就业,才会有收入,才会有社会财富的创造。
总理说: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努力保障他们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要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对那些吸纳劳动力比较多的企业要给政策优惠支持;要推动创新创业创造,用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李克强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是要保就业,不让经济滑出合理区间,就是不能出现“失业潮”。
讲到每年必须要为农民工腾出相当数量的就业空间时,总理讲述了一个故事:我几年前到我国东北一个中型城市的建设枢纽工地上去考察,有一个印象至今挥之不去,在寒冷的天气里农民工在施工,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跟我岁数差不多大,我和他对话,他就希望一条,多加班,多挣钱,我说为什么?他说他的一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要挣钱使孩子安心学习,并且学习好,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对下一代、对未来的期待。
讲到这里,李克强动情地说,要善待农民工,不仅要给他们提供打工的机会,而且要保障他们应有的所得。现在不时发生农民工被欠薪的问题,我们要立法规,坚决打击那些恶意欠薪的行为,确保农民工打工有机会,而且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要看到他们是无数家庭的希望。